第一次听到“稻粱谋”这个词,是1980年我在省文学创作讲习所学习期间,听一位作家在讲座中信手引用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咏史》诗中的名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从此我便把这两句诗特别是“稻粱谋”一词默记在心,并时常在与朋友、同事、员工交流时引述,反复品味和解析“稻粱谋”的深意。
想到以“稻粱谋”为题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读了商城几位员工写给内刊的稿子,从中了解到多数员工都有着下岗再就业的经历,甚至有的员工不到30岁便被原企业下岗分流了,引发了我对就业问题的思索。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家媒体不断有国内外就业难、失业率上升的报道;外需萎缩出口下滑的报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报道;罢工事件、自杀事件频发的报道;全球饥饿人口增加的报道;以及城管暴政、地摊开禁、拾荒权保护的讨论、论争等等,这都与就业、饭碗、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稻粱谋”有关。这些令人忧郁的信息不断刺激我的神经,给我以震撼与冲击。于是,有了动笔的冲动。
从古至今,人到成年走入社会,总要谋份差事、找份工作,且无论公职私差或自主创业,首先是为了“稻粱谋”。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在文章中讲:“古时是‘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现代是‘学好数理化,货与资本家’”。可见无论古今,出卖自己的文韬武略、知识才能换取官家的俸禄或老板的薪酬,首先也是为了“稻粱谋”。
这几年大学生考公务员趋之若鹜,甚至今年考录比85:1,最热职位4080:1,竞争如此激烈,报考者仍如过江之鲫,媒体形象地称之为“考碗族”。依此推论,那些进城寻找打工机会的农民工,寻求再就业机会的城镇失业者,到处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似应归类为“找碗族”。那些摆地摊、捡破烂、蹬三轮、干家政、修车掌鞋、沿街乞讨、修脚按足,甚至当三陪的,旧时所谓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的社会底层谋生者该如何归类呢?可否归类为“淘碗族”或别的什么“族”我不知答案,只是想到:碗者,稻粱谋也。
理想假设:假如当今世界无核、无军备、无战争,无南北差距、贫富悬殊,无宗教、教派、种族、制度、意识形态,疆域之争,无所谓“文明的冲突”,无贸易保护与技术壁垒,无恐怖组织、黑恶势力、走私贩毒、贪污腐败等等,满足全球所有人的“稻粱谋”需求不成问题。可惜,现实并不理想。
前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的粮食安全会议呼吁:全球饥饿人口已突破10亿。也就是说,全球每6.7人中就有1人挨饿。2007年全球耕地粮食总产量已达43.8亿吨,全球67亿人口人均应占有粮食650公斤,我国人均粮食消费199公斤,城镇人口人均粮食消费仅78公斤,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更少,全球竟然还有10亿人食不果腹,岂非咄咄怪事!当富人在为营养过剩如何减肥而烦恼时,穷人却在为营养不良饥肠辘辘而发愁。短信曰:穷人应补糖,富人在尿糖。真辛辣!
媒体报道,欧美国家的失业率势将突破10%,为近26年来最高记录。发达国家上千万昔日中产家庭沦为等待政府救济的贫民,其中有些人失去了住房,有些人成了无家可归者,在谷歌上可以搜索出300多万个乞讨网站。连日本这个世界排名第二的富国,最近首次发表贫困率数据:大约每6个人中就有1人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发达国家有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这些贫民的“稻粱谋”需求似应可以满足,但其精神打击却是难以承受的。如拥有10万员工的法国电信公司,近两年解雇了2.2万员工,引发了员工自杀潮--自2008年2月以来发生25起自杀事件--悲剧令人震撼,并还可能持续重演!
国际劳工组织预测:金融危机将导致全球新增2.1亿劳工失业。同时,有占全球就业49%的14亿劳工,将陷入每天收入不足1.25美元的“在职贫困”状况,即虽未失业,但却降薪并减少了福利待遇,多么令人感到辛酸!在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外贸出口企业,为了靠廉价劳动力低成本竞争,农民工每天工作12小时甚至16小时,单休日或无休日,薪酬不足千元且无福利保障。有学者指出:这样的血汗工资,这样的出口和就业,不要也罢!但还有学者提出:没有廉价劳动力提升出口竞争力,失业的危害更大!多么无奈的“稻粱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11-04/113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