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机影响,订单减少,企业关闭、停产,农民工大批返乡;而市场一旦好转,订单回升,企业主们就立即陷入招工难的境地,这就是中国东部沿海制造业正在经历的两难处境。
进入下半年,一直萎靡不振的中国东部沿海加工制造业,“出人意料”地出现了用工紧缺的现象。市场人士指出,其背后原因主要是由于劳务输出地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外出务工动机减小。与此同时,熟练技工的缺乏依然是令人头疼的结构性问题。
位于浙江温州的莱丽斯鞋业有限公司最近紧急招收了100名员工,但仍有100个岗位空缺无法及时补上。莱丽斯公司人事经理潘湘蓉说,从5月份开始企业订单不断增加,6月份新增了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就需要100个工人。
莱丽斯公司是一家拥有上千工人的传统制鞋企业。由于订单不足,直到今年三四月份,企业不少员工还在放假。为了留住老员工,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莱丽斯公司也没有裁员。“但由于工作量减少,工人收入也相应减少,今年初还是有不少工人流失了。”潘湘蓉说。
在温州市牛山北路当地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大屏幕上不停滚动着企业招工信息,但前来找工作的人却寥寥无几。
温州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瓯翔说,用工紧缺正成为一种普遍现象。4月份开始到现在,用工缺口一直在扩大。7月份有4000多家企业前来招工,招工总数是2.6万人,8月份已上升到5000多家企业,招工总数3.9万人。
王瓯翔说,企业招工的渠道有很多,仅从温州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这个“窗口”来看,今年1至8月份,招工和求职的信息相对照,用工缺口就高达12.6万人,这是历年来最高的。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珠三角地区。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市,8月份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从3月份最低时的0.76飙升至1.5以上,也就是每150个岗位只有100人应聘。
东莞市劳动就业中心最近的用工情况报告指出:“企业用工需求向上转向,6月份以来出现局部招工难。”
一些企业和专家分析认为,金融危机后中国东部沿海的用工紧缺显示了经济转好的趋势,但同时也暴露出中国劳动力供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廉价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供应的传统看法正在受到挑战。
温州市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瓯翔认为,东部沿海劳动力供应不足有可能成为一种长期的现象。在温州,今年春节后返城的农民工比往年减少了10万多人。这些人大都在老家就业或是做点小生意。“因为生活成本不同,在他们的家乡每个月收入四、五百元,与在沿海打工收入一千多元相差无几。”
一些劳动就业机构普遍认为,目前,劳动力供应的源头正在发生变化,招工的难度越来越大了。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亢越最近一直在为园区企业的招工奔波,已派出四路人马分赴东北、西北、华南及周边苏北、河南、安徽等地招工,但目前园区的用工缺工仍达5000人左右。
亢越说,原来的劳务输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不少去年底从沿海地区流失的工人已在当地就业,不愿再回来。另外,中国的人口出生率降低后,劳动力的供应也在逐年减少。江苏省盐城市长期向苏州工业园区提供职业高中毕业生,去年该市的职高毕业生达12万人,但今年不到7万人。亢越认为,这两大因素造成了源头性的招工难。
另一方面,从用工结构来看,熟练技术工人缺乏也是造成招工难的一大原因。温州市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瓯翔认为,传统的用工模式看,企业注重招工和用工,对如何培养员工,如何留住员工并不重视,这导致员工忠诚度不高,容易流失。他认为,随着缺工现象日益严重,培养熟练工人、保障员工权益将成为决定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面对越来越明显的招工难,不少企业将维护员工稳定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浙江义乌浪莎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袜子的民营企业,拥有8000多名工人。公司董事长翁荣金说,现在,企业要发展必须有条件吸引工人、留住工人。
今年,浪莎袜业新增了两千多台织机,为了补充足够的工人,这家公司采用了“老乡带老乡”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招工方式:鼓励老员工带新员工,还设立了奖励制度,每带进一个新员工奖励400元人民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9-16/11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