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钧
3月2日,由河南省委、省政府主办的“河南农民工风采展”在农展馆开幕,河南省100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刚到北京即到现场,为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品牌农民工”向用工单位作推荐、找出路。经过代表委员的热情推销,168家用人单位与河南方面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协议用工近30万人。
据悉,去年河南省有2100多万农民实现转移就业,其中在本省安排的有将近1000万,其余的1100万出省务工。但是,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年底回乡的农民工多达950万。经过努力,目前有2/3的农民工已经就了业,还剩下大约300万就业有困难。当前河南省正在开展“农民工服务月”的活动,要解决200万农民工就业。还剩下百十万问题就不大了,可以逐步消化掉。不仅如此,河南省要在已输出2100万农民工的基础上,再输出1000多万农民工,以进一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根据河南省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按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数字推算,河南省总人口已达9869万人。据推算,农村人口要占总人口的2/3,大约为6500万人。同时,河南省还是中国第一劳动力大省,劳动年龄人口要占七成,约为7000万人,而其中有4000万—4500万是农村劳动力。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河南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农村就不能真正地富裕起来。
然而,目前的300万还须继续努力,再转移1000万谈何容易。去年年底,“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多达2000多万,至今河南省就已经有700多万农民工在省内省外就了业,占到全国返乡农民工的1/3,这已经是个很大的成就。在世界金融危机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可能要探索更多的解决之道:
据了解,河南省去年10月份以来100多天没有下雨了,遇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研究表明,在20世纪中期,中国曾经拥有过世界上最庞大的农田灌溉系统。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这些集体水利工程大多被搁置甚至荒废,农村渠道灌溉利用率只有30%—40%,在河南,这个数字甚至更低。水利基础设施“留不住水”,正成为地方抗旱中“最头疼和无奈的事”。最近一段时间,世界金融危机使美国“罗斯福新政”不断被提起,但是我们的专家常常将此与修铁路、修高速公路联系起来。其实,当时罗斯福总统采取的应对措施中,保持水土、改善植被始终是一项主要工程。现在不是倡导“以工补农”吗?河南省政府是否能向国家申请或自行拨出一笔专款,趁此“工闲”时机,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将农田基本设施大大地整修一番,让农民工为自己家乡也做点贡献。按社会学的说法:所谓“职业”就是用来交换一份稳定工资或薪水的工作。当人们有一份有酬工作,亦即正在从事一个职业时,他们就处于就业状态。因此,解决之道也许就在我们手边,有活儿干有工资领就行,大可不必“骑驴找驴”,非要追求什么“输出”、“转移”、“城镇化率”。
培训也是解决之道之一。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最缺高级技工,河南省何不为之?据河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数字,2007年,河南省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5亿元。“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是否可以用财政担保的方式借出20亿来,认认真真培训10万青年农民?据国际经验,政府举办的免费培训一般效果都不太好。所以要用“按揭贷款”的方式来操作,譬如每人贷2万元“培训贷款”,其中8000—10000元做学费,其余10000—12000作生活费(可以用“培训券”的方式)。等将来就业后工资达到一定水平(如1500元以上)连本带息偿还,还款期限可以比较长,如10—15年,每个月还款才100多元,应该可以承受。农民工职业培训一定不能走学历教育的路子,重点在培养实际能力,可以请企业有经验的老工人带徒弟,甚至可以考虑从国外请技术工人当师傅(现在人工成本较低)。2—3年后,世界经济开始景气时,河南正好培养出了10万技术工人。同时,职业培训体系成形,可以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形成一个人力资源基地。
(作者系社会政策学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3-05/11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