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宁夏:以示范园区建设为平台


在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充分肯定了“十一五”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总结了“十一五”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五项宝贵经验,即:始终坚持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把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等政策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投入力度;始终坚持以农业生产实际需要为导向,把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加强技术集成与示范;始终坚持机制创新,把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结合起来,增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活力;始终坚持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公益性,把强化国家推广机构的主导地位与发挥多元推广主体的积极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多元化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始终坚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农机化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形成一支精干高效的推广队伍。

本报现将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的7省(区、市)的典型经验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农业示范区建设,把大力推进和发展农机化示范园区作为提升农业产业档次、提高农业产业效率、扩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宁夏农机化示范县建设总数达到7个,示范园区67个,园区示范辐射面积达到184.1万亩。其中示范县示范面积143.4万亩,示范园区建设面积40.7万亩。园区内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了100%,其他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在80%以上。在园区的示范带动下,2010年,宁夏玉米机收水平达到30%,比园区建设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玉米收获机数量由园区建设前的52台增加到目前的457台;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水平达到了30%,比园区建设前提高了22个百分点;微耕机、卷帘机数量分别由园区建设前的400台、500 台增长到现在7000台、3.5万台。示范区建设使得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步伐明显加快,并带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土地规模化流转、标准化作业程度大幅提高,农机化示范推广工作氛围明显好转,农民节本增收幅度进一步加大。

为了确保示范县、示范园区建设顺利进行,宁夏成立了全区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园区建设专家组成员及各自工作职责。各农机化示范县、示范园区建设承担单位分别成立了由分管副县(市、区)长任组长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由承担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园区实施小组。园区建设初期,宁夏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会逐一审定各县(市、区)上报的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并下发批复,明确园区建设内容、规模和保障措施,组织中期、年终检查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作为年终评优和下一年安排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

宁夏每个区县共建的农机化示范园区或示范县的核心示范区都依托1-2个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承建,充分发挥其运行管理机制灵活、机械配套率高、服务功能强、作业质量高等优势,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收获,采取“整村推进、连片种植”的标准化种植模式,强力推进园区机械化作业服务上台阶,实现园区经营上规模,管理上水平。特别是农机作业服务公司有能力购买高档农机,可随时承接大型现场会的演示和展示,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起到了农机推广机构和农民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宁夏先后制定了多项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通过性能测试明确了适宜推广机型。在主要农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宁夏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包点包片,蹲点指导机械化生产,并将包点包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指标,确保各环节机械化作业质量。各承建单位专门组织由农机、农艺、畜牧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组,对园区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监测,并根据气候、苗情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情况提出正确的田间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各地按照园区建设类别和示范推广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技术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示范,充分展示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优越性。

除了加强技术指导和示范,宁夏还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信息宣传和技术培训服务。在农作物生长关键环节,宁夏各地在园区内组织召开农机现场演示会以扩大宣传效果。目前,以机械化技术为主的水稻生产在宁夏已经全面普及。南部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正在成为小麦生产的主体技术。在灌区冬麦北移的应用效果已逐步显现,免耕播种技术已被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认可,正逐渐转为冬麦生产的主导技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农业机械化 新机具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