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青海:农机专业合作社给力“三农”


:王玉娟

方万寿是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山乡米家湾村村民,家里有20亩耕地,以前种青稞、油菜,两个劳力忙活一年才能“刨”一万多元收入。加入了永盛农牧机械专业合作社,土地租金每年能有1.5万元。“春耕的时候,大型机械在地里轰隆隆启动了,只需5个劳动力,3000亩地就轻松地种好了。”方万寿说。家里解放出来的劳动力都在外面打工赚钱。一手拿租金,一手领工资,方万寿真切感受着农机合作社带来的增收喜悦。

近年来,青海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推动作用,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时,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支持发展先进成套农机装备,用于扶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两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71.6万元,对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购置农机具进行叠加补贴,大大提升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装备水平,使合作社作业能力大幅提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青海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2015年底,青海共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37个,比上年增加了60个,入社成员2990个(户);从业人员达到3602人,年服务农户81506户。2015年全省共投入资金130万元,加大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资金的扶持力度。目前,全省农机具总数达到5489台(件),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86台,联合收割机302台,配套农机具3663台,享受补贴政策购买机具2834台(套)。入社经营土地面积达到63.259万亩,作业服务面积155.547万亩,其中跨区作业37.991万亩,订单作业49.674万亩。

联手协作抗风险

2015年,进入深秋后,突如其来的两场降雪使青海河湟谷地的马铃薯收获工作严重滞后,给马铃薯种植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而在湟中县多巴镇兄弟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田,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秋收景象。十几台大中型拖拉机正在农田中收获马铃薯,近百名妇女在拖拉机后面熟练地捡拾拖拉机挖出的马铃薯,运输马铃薯的车辆来回穿梭。

马铃薯是湟中县的第三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持续增加,开始大规模连片种植,经济效益明显。依托湟中县鲍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优良的农业机械装备,湟中县兄弟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100亩覆膜马铃薯,在面临自然灾害之际,通过快捷的机械化收获作业,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我们对内为本社社员提供科技种植和机械化生产服务,将社员土地逐步向集中整理和加强水利建设等方面发展。对外加强联系,为周边农民和邻近种植合作社开展机耕、机播、机收作业等有偿机械化作业服务,在增加农机作业收入、壮大合作社集体经济的同时,提高周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社员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互惠互利双赢。”鲍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说。

“在抵御自然灾害面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机合作社带动了其他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先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农机经营效益不断增加。”省农机推广站站长赵得林说。

开辟快速致富新途径

2014年,由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新元村六社村民王占胜牵头,动员同村农机购机户积极参与,在当地政府及县农业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注册成立了互助县高远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王占胜认定,当前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第二个快速发展黄金期,合作社立足互助县和周边地区,瞄准农机作业市场,紧紧围绕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青稞、牧草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需要,主动与互助县及周边地区农业、农机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承担实施农机作业服务项目,开展机耕、机械深松、机播、机收等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不仅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也就近解决了新元村里40多名农民的再就业问题。2015年,高远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机耕5000亩、机播6000亩、机械深松6万亩、机收1000亩,全年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324万元。

笔者从省农牧厅农机管理局了解到,青海省在保护性耕作、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中,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实施,并给予作业补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和种粮农民对农业机械开展复式作业的要求,许多农机合作社面对日益壮大的作业任务,不断扩大合作社规模,农机作业收入也不断增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农机具 土地 拖拉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