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不同土壤选择不同深松方式


    ■马云

    实施机械化深松土壤,就是通过深松机械松碎耕作层,打破犁底层,不翻垄,保持土壤原有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层的物理性状,增加熟土层,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持水量和蓄肥能力,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也是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研究认为,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应采取不同的深松方式,才能有效达到科学深松改良土壤的目的。反之,就很可能出现负面效应。本文就安徽省宿州市 桥区实际,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机械化深松可行性分析,以期能够科学有效地深松土壤,达到改良土壤之目的。

    案例

    安徽省 桥区耕地总面积217.25万亩,属旱作农业区,农作物种植多以小麦—玉米或小麦—大豆轮作。根据安徽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和 桥区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将全区耕作土壤分为以下四类:

    1.砂礓黑土类:占全区耕作土壤的50.5%。砂礓黑土是淮北平原古老的耕作土壤,由上部的黑土层和下部的黄土砂礓层构成。黑土层,棱块状结构,紧实,有面砂礓;黄土砂礓层,棱柱状结构,极紧,砂礓多而大。黑土层一般为30—50厘米,砂礓层一般出现在70厘米左右,局部地段耕层以内即有出现,其质地大多粘重,耕层普遍比较浅薄,大都小于15厘米,犁底层较紧实,土壤容重平均为1.41克/立方厘米,田间持水量在22—35%,水分有效贮量小,水平方向的透水性较差,易涝易旱,虽土壤养分含量不低,但供肥能力差,瘠薄僵瘦,适耕期短,易漏风跑墒。因此,砂礓黑土类土壤耕作时,应注意保墒,防止“晾垄”或“灌垄”,采取机械化深松作业时,应视其有效耕层和砂礓层的剖面分布情况,采取不同深度的深松作业,以加厚耕层,熟化土壤,并辅以镇压,以防漏风漏水。配套措施是科学施肥,合理排灌,提高有机质含量,确保旱涝保收。

    2.潮土类:占全区耕作土壤的41.5%。此类土壤是由近代黄泛冲积物或灰岩风化的洪积冲积物所发育。该类土壤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自然肥力较高,有机质一般低于砂礓黑土;二是土体上下质地变化也大,或沙或粘,厚度不等;三是局部低洼地块,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易盐碱化。耕性有好有差,耕作层较砂礓黑土稍厚,犁底层紧实程度较砂礓黑土稍松,容重平均为1.35克/立方厘米。这类土壤采取深松作业,深松深度大都可在30—45厘米,破除其障碍层次,改良土壤质地和耕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棕壤类:占全区耕作土壤的0.5%。零星分布在浍河沿岸地势较高坡度较大的地段。质地多为粘壤土,成土无潜育过程,因而没有黑土层,砂礓层位较低,一般在1.5米以下,耕作层浅,在14厘米左右,犁底层也较松,心土紧实粘化,透水性差,易受旱,排水条件良好,无涝渍和盐碱威胁,有轻度水土流失现象,该类土壤应注意保水保肥,加深耕层。

    4.褐土类:占全区耕作土壤的7.5%。是本区北部低山残丘地区的耕作土壤。质地以粘土为主,除表层较松外,以下各层均较紧实,心土粘盘层明显,耕层较浅,大多在18厘米以下,犁底层块状结构,较紧,透水性一般,耕性很差。此类土壤不宜采用全方位深松,以防下年出现坚硬板结的垄条而无法进行耕作,可以旋耕深松或直接局部深松以破碎犁底层。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桥区农机局先后进行了从过去的“雨养农业”工程到近年来的“保护性耕作”大量的机械化作业试验示范,积累了一定的推广经验,但也吸取了一定的机械化深松作业教训。总之,机械化深松虽适用于本区各种类型土壤,但要视其不同类型土壤的物理性状,选择不同的深松方式,才能有效达到改良土壤之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砂礓 犁底层 黑土 耕作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