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峥峥
农业机械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减轻了千百万农民家庭和务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是未来的农机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有助于确保农业的环境可持续性。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出版了《机械化促进农村发展——全球模式和进展回顾》一书,探讨了农民使用农业机械迅速增加的情况,对成功者的经验和滞后地区的教训进行了归纳,供决策者和经济学家参考。
书中详尽介绍了全球农机化发展历程和模式。例如孟加拉国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初利用人力和畜力到成为南亚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的发展过程,拥有30万台低功耗双轮拖拉机,100万台柴油水泵并广泛采用机械化脱粒。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非洲,农业机械中以发动机为动力的不足10%,约25%的农用动力来自役畜,60%以上为人力,其中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根据对这些趋势、经验的总结,本书深入研究非洲、亚洲、近东、南美和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机械化,并通过专门的章节对诸如发展需求、制造和信息交流等主题进行论述。
“本书对农业机械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论述了农机如何有助于环境可持续,而且还包括什么政策可以让农机更好地为家庭农场服务,以便让农民也能获利。”粮农组织农业及消费者保护部助理总干事王韧说。
展望未来,本书提出农业机械的设计必须与作物生产可持续集约化的推广同步发展。鉴于土壤耕作以及农药施用两项农业活动对环境影响最大,本书认为,农业机械应当智能、简单、精准、高效,尽量减少对土壤和景观的影响。根据本书介绍,在灌溉中,诸如节水和低能耗的微型喷头或滴灌等技术是未来的环保作业方式。本书还认为,政府的政策应当鼓励农机行业开发农业机械化市场,特别是在保护性农业领域,并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
“对于农民家庭,尤其是小农户来说,这种支持可以产生巨大影响,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使农业朝着利润更丰厚的商业化方向发展。”本书主编约瑟夫·金茨勒说,“全球农机行业应当加大对小农户的支持力度,设计制造更适合小农户和服务商需要的产品。如果机械行业不能做出这种改变,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减贫、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4-2-25/23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