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合作社助力新会水稻育插秧


:马铮

对于农业工作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农机化水平也会像经济发展水平一样位于全国前列。事实并非如此,广东省虽然在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国内前列,但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排序方面在国内处于中游水平。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左右,与该省农业大省的地位及经济强省的定位形成了“剪刀差”。这主要是受到经济结构、地理环境、耕种传统等诸多因素制约。在广东省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努力下,作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的水稻,机耕、机收率已经较高,但机插率尚未达到20%。

2月底3月初,正是广东省春耕工作开始的日子。记者来到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时,当地的1.5万多亩水稻正开始新一年的种植。与其他很多地方不同,崖门镇很多农户不用再弯腰弓背把一株株秧苗插进水田里,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插秧机在田地里如穿花蝴蝶翩翩而行。这多少有些出乎记者的意料。据新会区农业局副局长潘华金介绍,崖门镇从2004年开始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工作,曾经是新会区推广水稻机插的先行点,但一度受到很大阻力,曾经历过失败的教训。后来在各级农机、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村、组等基层干部坚持不懈持续努力,克服困难,积极示范,令群众亲身体验到了机插秧的优势。现在,全镇机插率连续两年在新会区排名第一,共有水稻插秧机24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17台。

在推进水稻育插秧工作中,农机专业合作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潘华金称,新会区农机管理部门认识到,只有规模化服务、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才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因此,他们积极引导和扶持条件成熟的农机服务户和种粮大户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并为他们搭建信息平台,提供技术指导,鼓励开展耕、种、收一条龙服务,推动合作社作业服务与村组集体购买服务对接,不断扩大作业服务范围;同时,农机管理部门还鼓励他们参与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经营。虽然新会区农机合作社起步较迟,规模也还不大,但潘华金认为,农机合作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并具有扩展规模,推进产业化的组织能力,一旦与规模对接,它就能调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产生高效率和高效益,开启新农村和现代农业新面貌。现在,新会区已有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212人,年作业面积达4.3万亩。

崖门镇绿丰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就是新会区农机合作社的代表。它成立于2009年9月,目前有成员8位,插秧机3台,全部是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社长黄敬廉告诉记者,当地传统采用抛秧的方法,机插秧刚开始推广时,由于插下的秧苗不密,看起来稀稀落落的,农民不是很接受。但机插秧抗倒伏,增产,省肥,还能减少病虫害,一季过后,农民看到了成效,开始支持配合。一年的功夫,他的合作社作业范围已经辐射全镇,去年共插秧2500多亩。合作社免费提供育秧技术,农民可以学习技术之后自己育秧,也可以请合作社代为育秧。去年插秧的价格是每亩50元,今年价格稍微上涨了一些,为60元,但本村农民可以享受优惠价格。而目前人工抛秧的价格为每亩80-100元。

绿丰合作社还有一块招牌叫做联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黄敬廉说,合作社拥有自己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面积为80亩,其中社员以土地入股60亩,另外20亩为租种。广东大部分地区一年三作,种两茬水稻和一茬马铃薯,马铃薯能起到活化土壤的作用。2011年冬种马铃薯试验,他的合作社算下来能省肥一半还多。当地人工种植马铃薯是按时间计费,价格为每小时45元。而使用机械种植省工省时。合作社使用的机械是当地一家农具厂生产的,质量比较可靠,而且适应本地条件。

截至目前,黄敬廉的合作社每年都能确保盈利,但盈利规模还不大。经社员讨论并一致同意,他们还没有分配过利润,而是积攒下来购买更多更好的机具,社员的收入只是靠作业费,平均每人每天能挣到80元。为了把合作社做大做强,社员对此都十分理解。黄敬廉动情地说,他从小就喜欢农业,因此一直留在农村。像他这样30多岁在农村的人可谓少之又少,有五六十岁的妇女还下田种马铃薯。合作社其他社员年龄也都40岁以上,还有将近70岁的。广东的经济很发达,但大家对广东农村、农业的了解并不多。广东农机化发展较迟,目前规模还很小,他的农机合作社也是这样,目前主要考虑的还是生存问题。他希望合作社能够得到更大力度的扶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马铃薯 土地 农业机械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