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
随着天气转凉,各地“三秋”工作纷纷进入尾声。合作社的理事长们在盘点这一季的收益之时,也在回顾今年的“三秋”。据记者调查了解,今年“三秋”作业呈现三大特点,面积大、时间晚、服务多,而合作社恰恰以这三点作为其创收的资本,最大限度让农民满意,让合作社富裕。
合作社与机手收入同步增长“100万!”当记者询问合作社这一季的收益时,天津市宝坻区德众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汪志超爽快地提出。
“今年玉米收获面积4万多亩,与去年同比增加了30%。”黑龙江省依兰县久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喜全告诉记者。面积增长是这一季合作社与机手创收的直接原因,这不由得让人们想到在“三秋”作业前,许多合作社凭借本地玉米种植面积的增长,纷纷将“赌注”压在了本地玉米收获上,放弃了跨区作业的获利机会,如今看来,合作社当初留守本地的决定,让他们不仅省时、省力,还赚足了钞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军说:“合作社从去年开始就不再以跨区作业为重点,今年更是将以往所有的跨区机械专心用于本地作业,玉米收获面积达8000亩。据统计,合作社“三秋”期间共有50台机器出动,100多人参与,收入达40万元,这样的收益可以说很是可观。”
与此同时,各地机手的待遇也有所提高。河南省宜阳县宜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柯璇告诉记者:“合作社机手去年的工资是150元/天,今年提高到170元/天。”不仅如此,据记者调查了解,近几年来,各地合作社考虑到合作社收益与物价的双增长,逐年对机手的工资作出调整,平均每年涨幅在10%左右。河北省辛集市运堂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段运堂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的玉米机收面积达2000余亩,加上其他收益,合作社今年的纯利润将达30多万元,在‘三秋’期间,机手每天收入90—100元,年终还会给机手们分红。”
天暖拉长“三秋”战线就往年来看,此时的合作社理应早早完成“三秋”机收作业,进入休整状态,而今年,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合作社仍然奋战在田间,忙碌于玉米机收的扫尾工作。在“三秋”期间,各个合作社更换的新机器着实让机手轻松不少,同时效率也大幅提高,但为何“三秋”战线还是如此之长?肖军告诉记者:“这主要跟天气有关,以山东为例,大多数地区差不多都是9月10日左右开始,最晚的10月6日才结束,跟往年相比要晚一些,其主要原因是今年雨水多、气温高,许多地区都推迟了收获和播种时间。”
然而,收获时间的推迟,有时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吉林省榆树市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海峰告诉记者:“秋收工作从10月1日开始,现在还尚未结束,趁天气尚暖之时,合作社的机手和各类机械兵分两路进行本地作业和到黑龙江跨区作业。”记得在“三秋”开始前夕,田海峰曾表示,如果今年机收作业顺利的话,合作社希望能够尝试进行跨区作业,并将作业范围锁定黑龙江。由于天公作美,让那时的一个想法成为现实,现在合作社的跨区作业队伍正在黑龙江地区进行机收作业。“虽然跨区作业没有本地作业收益高,作业价格仅为40元/亩,本地作业可达130元/亩,但今年新增作业面积2万亩,基本都是跨区作业,早已开始的本地作业已经连本带利有的赚了,跨区作业所得的收益可以说是纯利润。”田海峰兴奋地说。
与此同时,一些地区晚收的原因则是为了让作物增产。李柯璇告诉记者:“往年都是9月25日左右开始收获,今年推迟到10月2日,机收面积1万亩左右。天气是一方面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省里面提倡晚收。”在他的解释中,记者了解到,当前所谓的晚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晚收,只是农民多年来的习惯是早收,跟农民多年来的种植习惯相比,今年算是相对晚收。农民的“着急”令作物还没有完全成熟便开始收获,若等作物完全成熟再收获,产量能比过去提高10%,对农民来说,能提高产量,晚收几天何乐而不为呢?
倍受欢迎的花样创收今年,从“三秋”作业刚一开始,便伴随着油费、人工费等一系列成本的飙升,这让许多合作社不得不增加服务费,肖军说:“今年作业成本上涨了不少,合作社的服务费也相对调整,从去年的60—70元,增加到今年的70—80元。”提高服务费与上涨的成本可谓是基本持平,能让合作社增收的途径还要依靠其开展的各种服务项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2-11-2/23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