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从“倒卖鸡蛋”到“鸭司令” 养鸭能人的致富史


   “地里的活儿都忙完了,这不闲着没事了,就出来放放羊,让它们也锻炼锻炼。”张雪林说。今年50岁的张雪林是河南省平舆县古槐街道南陈居委七里河村村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养过鸡,侍弄过獭兔,几年前又“摇身一变”,转型成了“羊倌”。

  2012年,养了十几年獭兔的张雪林在獭兔市场价格走低的情况下,毅然决定转行。几经考察,并通过古槐街道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他最终选择养羊这条路。经过介绍,他辗转安徽、山东等地,学习波尔山羊、长白山羊的养殖技术。

  学成后,张雪林从安徽引进母羊200多只,与本地山羊一起,实行混合养殖。张雪林介绍,杂交出来的羊自身有很多优势,很受市场欢迎。放眼望去,青青草地间,纯白的、黑白相间的、棕色的羊儿混合在一起,个个体形健壮。

  张雪林介绍,自己养殖走的都是科学的路子。他除了到外地实地考察学习技术,还经常关注媒体上的一些致富栏目,学习别人的经验;遇到养殖中的难题,他还去书店买相关书籍学习。肯干、好钻研,让张雪林在养殖这条路上走得顺顺当当。

  由于是绿色养殖,张雪林养的羊很受顾客青睐。平舆县城里有十多个固定客户定期通过电话跟张雪林订购成羊,“根本不愁卖,往往是羊还没长大,那边电话就打来了。”2014年,张雪林共售出100多只羊,以每只羊40公斤、每公斤30元的价格计算,收入有10万余元。“这还不算我平时打零工的收入呢!”张雪林笑言,自己很享受这种生活。

  如今,在张雪林的带领下,七里河村已有5家养羊户。张雪林作为带头人,很乐意给大家提供技术帮助和养殖信息。“大家一起发展,共同致富,这样才有成就感。”张雪林说。  张永宜是庐江县农旺蛋鸭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庐江县工商联常委。这位年轻的“蛋鸭大王”,从1999年开始了蛋鸭养殖,用自己的双手开辟致富之路后,又帮助周边上千户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先后获得安徽省优秀农技协会长、首届“农村青年创业奖”、市劳动模范、市“十佳”农村致富带头人、市十大杰出青年、市首届农民专家、市“青年创业希望之星”、市“五四奖章”等荣誉。今年五一前夕,张永宜光荣地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表彰大会。

  高中毕业参加“倒蛋部队”

  1996年,高中毕业回乡的张永宜,苦闷着徘徊,也思考幻想着自己的人生。他开始尝试着从农村收购土鸡蛋,贩运到合肥市沿街摆地摊销售,开始了自己的“倒蛋”之路。

  “当时农村的收购价是2块7到4块8一斤,每箱装300个鸡蛋,每次50箱,运到合肥市南七的张小郢,在那里卖一趟能赚300块钱。”说起“倒蛋部队”的经历,张永宜笑开了花,“我们从家到张小郢跑一趟要3个小时,兄弟俩开着三轮车去,头发里被吹的都是灰。那时候300块很值钱,我们开心得很!”

  贩卖鸡蛋的时候,张永宜看到张小郢的蛋品种类很齐全,又联想到乡村正鼓励农业结构调整,村里的书记袁泽民多次劝自己去搞养殖业,也听人说邻县的蛋鸭饲养目前很是红火。霎时,张永宜眼睛一亮:家乡落后的养殖业不就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天地么?说干就干,张永宜的蛋鸭养殖之路,便从这里开始。

  边干边学的养鸭能人

  张永宜东拼西凑投入3万元,承租了10多亩水面,又在家里的空闲地上建起本地第一座养鸭大棚。1999年,张永宜从江西凤城引进1608只良种绍兴蛋鸭苗,在建好的约500平方米的鸭棚进行蛋鸭养殖。说起为什么第一次要引进1608只鸭子,张永宜笑称,因为“08”谐音“能发”,也是为了自己的养鸭之路开一个好头。

  由于张永宜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经过一年多的摸爬滚打,终于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他饲养的第一棚蛋鸭,一个周期共产蛋2.8万公斤,净赚1.17万元。

  2000年,张永宜又扩建了一幢大棚,饲养了蛋鸭3600只。又经过两年时间的实践和摸索,张永宜养鸭经验越来越丰富,效益也越来越好。到了 2002年,张永宜自己发展到7个大棚,饲养了21000只蛋鸭,年销售收入21万元,纯收入15万元,成了远近有名的养鸭能人。

  不忘乡邻先富带后富

  看到乡邻还在致富道路上跌跌撞撞地摸索,2000年,张永宜引导了6个农户跟着他搞起了蛋鸭规模养殖,共建大棚9幢,饲养蛋鸭16000多只,当年每棚平均纯收入2万余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饲料 锻炼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