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元阳红米为何百年不衰


  朱有勇认为,保护和研究这些濒危品种,不仅可以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灾害等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而且可从深层次探索低碳农业,包括如何让作物品种耐瘠耐病、不用农药、减少化肥,以此实现品种持久、资源持续、农业持续。从目前研究的结果看来,是否可以拓宽现代育种思路,在作物新品种选育时,不再将高产作为唯一的目标。

  无论是从科研的角度看,还是从市场的角度看,这些优秀的云南传统老品种的前景让人看好,可现实却让人很无奈:元阳哈尼梯田红米目前仅有几万亩,不到总量的30%。为了追求高产,海拔1000米以下的梯田全都种上了杂交稻。同样,仅有1800多亩的文山广南的八宝贡米、仅有700多亩的等,也面临着土地被侵占,种植面积日益萎缩的窘境。一方面,是市场追捧热度高,价格持续走高。而另一方面,因为得不到重视,这些优秀的老品种正日渐式微。这样的现象让朱有勇很是痛心:这些品种能留存百年千年,说明它们有其保存价值。如果当下的科学研究能解析其原理,就可将其应用到现代农业中,造福现代农业。而如果现在我们并没有办法研究,也可以先保护、保存下来,留待后人研究。

  保护还是开发,历来是一个两难的话题。但对于日渐萎缩的高原特色农作物品种来说,不保护,只会消失。

探秘

红米为何能长期保持亩产300多公斤?

  把目前栽种品种的DNA进行测序后,可看出哈尼梯田红米的基因多样性非常丰富,其等位基因比现代品种平均高3.8倍。

  “老百姓为何年复一年栽种它?它肯定产量没有大变、抗病性也很好。”多年前,当将目光投注在元阳哈尼梯田的红米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省著名农业科学家朱有勇就在心里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为了证明自己推测的正确,朱有勇进行了田野调查。在走访中他发现,这里不是没有栽过其他的品种,而是这里独有的潮湿环境使大多数品种容易生病,且3年左右就退化减产。同时,哈尼梯田的地并不肥,但是这些常年栽种的稻谷却从未施过化肥。曾经有农民为了增产增施了化肥,但它虽然长高,长到一定的高度就开始倒伏生病。而多年来,这里的红米长期保持着亩产300多公斤的产量,从未退化或生病。这次走访让朱有勇大为吃惊:现在的水稻新品种,虽然高产抗逆适应性广,但其使用年限也就是3至5年。而且新品种必须施化肥,如果不施肥水稻就分孽不好,稻穗不饱满,产量会很低。

  一边是传承多年的传统品种,衡产且生态有机;一边是现代技术育出的新品种,高产但需施化肥且寿命短。为什么传统品种具备这种特性?

  在通过DNA比对确定了哈尼梯田红米最保守的栽种历史后,课题组又从当地农业局收集到了哈尼梯田红米20年的数据,包括产量、稻瘟病发病时间等。数据显示再一次让人惊喜:哈尼梯田红米20年来产量变化不大,亩产均为300公斤左右,不算太高却也不低;而且梯田红米20年来稻瘟病发病率最高6%,最低2%,即从未流行过稻瘟病;同时,梯田的海拔高度并不影响其红米品质或产量,从海拔1000米到1800米,温差8度,但它的产量都差不多。

  而另一个发现是:把目前栽种品种的DNA进行测序后,可看出哈尼梯田红米的基因多样性非常丰富,其等位基因比现代品种平均高3.8倍。这种基因的多样性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和现在的新品种相比,它们自身拥有一个缓冲屏,外来的一些不利因素影响被这个缓冲屏缓解甚至消解。朱有勇举了个例子,8月水稻扬花时,正好温度低。如果此时冷害一来,水稻减产基本已成定局。然而如果是红米则不怕,它的基因多样性会为它消除掉不利影响。

  这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在现代人追求生态有机而不得的当下,哈尼梯田特有的红米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梯田 稻谷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