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体系成就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自2007年启动以来,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成立之初,组织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团队,对中国北方、黄淮海和南方三大主产区25个省区的2787个技术用户进行调研,针对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重迎茬严重、大豆—玉米轮作不合理、黄淮海地区麦收后麦茬高影响大豆等下茬作物的播种质量、以及南方地区大豆种植土壤贫瘠、地形复杂收割困难等问题,全力开展大豆产业技术研发、展示、示范和分级技术培训,取得了较大进展。

  东北大豆增产技术

  目前,国产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在东北北部地区培育出一批耐重茬性和产量方面表现突出的品种,提出深松改土技术和重茬大豆高效施肥技术,同时在多个试验站进行根腐病、灰斑病、胞囊线虫、食心虫、根潜蝇、菌核病等土传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在东北南部地区开展玉米大豆轮作周期相关研究,同时提出玉米原垄卡种大豆—玉米轮作生产技术和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

  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

  在黄淮海地区,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经过充分调研、讨论和试验,提出“侧向抛秸、分层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封闭除草、秸秆覆盖”等6项作业一次完成的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系统研究了免耕覆秸条件下的品种选择、密度设置、肥料施用、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和产量形成规律,并研制成功配套机具,形成了农艺、农机有机结合的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体系。该播种技术还可用于其他作物免耕播种。

  2012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分别在安徽阜阳、北京成功进行了麦茬花生、玉米免耕播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河北省鹿泉市3502农场进行麦茬免耕覆秸花生精量播种示范,也获得良好效果。

  南方大豆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技术

  在南方,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密切合作,培育筛选耐阴适宜间套作模式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完善大豆与高产优势作物的间套作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同时,研制了适合间套作条件的播种、收获机械,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稳定和发展南方大豆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方地区大豆栽培岗位专家杨文钰率领的团队,根据西南丘陵区地形地质条件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特点联合研制的4YZ-2450玉米联合收获机,有效突破玉豆带状复种玉米机收难题,使丘陵旱地和带状间套作全程机械化迈上了新的台阶。

  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

  除了在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上取得突破和进展,在大豆的加工研究方面,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也做了很多工作。2010年,大豆加工岗位科学家江连洲团队项目——“大豆磷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他主持的“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再次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我国大豆加工业存在蛋白功能单一、高污染、油脂精炼过度、精深加工产品少、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目前,项目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已在全国18家企业推广应用,累计创造经济效益64亿元,其中9家企业近3年新增利税7.1亿元,创汇2.1亿美元,节支4600万元,为我国大豆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与理论支撑,显著提升了我国大豆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玉米 免耕 施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2/hq_157542.html

  • 玉米小斑病分布
  • 玉米小斑病
  • 玉米大斑病分布
  • 玉米螟
  • 玉米螟1
  • 玉米螟2
  • 玉米螟3
  • 玉米蚜
  • 玉米大斑病
  • 玉米小斑病
  •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