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任务
—在国家玉米产业体系2015田间开放日的讲话(摘要)
(2015年9月24日,衡水)
我国农业经济正面临调结构、转方式的艰巨过程。玉米产业技术研发应继续遵循“一机两改一保障”的发展战略,并落实到各项研发活动。
科技人员要抓住契机,主动调整育种方向、技术路线和促进资源整合。若在计划经济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调育种方向,会遇到较大阻力;现在是调转育种方向的最佳时机。在从单一数量型增长转换成现代增长方式,调整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后,将会在新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经济质量发展玉米生产和相关产业。若干年后,还会经历一轮以新技术为核心的育种技术调整,玉米产业将能够继续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
一、育种进展
仅就看到的情况讲几点意见,共大家参考。
从2015年各地玉米品种展示和区域试验来看,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国玉米育种方向转型速度明显加快,尤以西北地区进步突出,东北和黄淮地区也加快了速度。在这个基础上,5-10年内,我国必定会育出一批明显创新型的优良品种,增加了同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但要全面超越跨国公司,还需要长期努力。
我察看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综合试验站,也考察了国家和个别省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总体印象,体系(含科企合作)培育的新品种,明显好于8+1,育种水平进步很快。这两个区域,8+1育成的品种略好于国家区试和省区试,但内部分化很明显。
在黄淮海区,国家玉米产业体系的品种略好于8+1,后者与国家区域试验水平相当,而省区试的品种明显差一些。
8+1个别企业的育种水平提高较快,虽然只在管理机制上稍有改变,企业就不敢马虎。这说明机制创新很重要。但8+1排排坐分果果的办法不妥,企业之间分化很明显,有的企业创新驱动比较好,有的企业就很差;平均主义没有反映客观形势,在社会上反响不好。品种试验应当实事求是。本来品种审定制度就有毛病,如果再把这件事做坏了,政府机构的公信力可就全毁了。
国家和省区试品种分化很明显,一些品种与5年前看到的差别不大,好的少,赖的多,整体进步慢。管理部门和大腕专家们需要促一下,特别是阶级弟兄们,哪怕言不由衷地讲几句空话,或许也能推动育种技术进步。
体系的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有创新的好品种出现,也都有老式品种;其中有的企业,创新型品种较多些,有的企业少些,总体上大家都在努力创新,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意向。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大民(非体系)、真金、潞玉、九禾等几家企业。前几年印象较差的甘肃种业和兰州试验站育成的品种也有明显进步。
体系外面仍有许多企业育种方向不明确,品种依然落后,例如东亚种业原地踏步。黄淮海区还没有完全摆脱紧凑型的束缚,看来夏播玉米区的育种创新难度比较大,要奋起直追。
体系内的品种,前几年吉林农科院、衡水、铁岭、克山、乌鲁木齐、新乡试验站走在前面,今年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黑河、杨凌、忻州、鹤壁等试验站的品种变化明显,其他试验站推出创新型品种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个别地方可能得益于直接使用美国自交系,加快了育种进步。某些美国自交系比较适应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可直接使用,而其他地区则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把理论、方向和技术路线的转型落实到种质改良与创新。
体系科技人员和企业都不要自满。我们不过早走一步,所以显得好一点。体系外面一些企业,起步虽晚,但动作快。我们要加快速度,不然就会被别人超过,体系也就边缘化了。
许多不在体系,又不在8+1的企业育成品种普遍较差,但一些小型公司或个体育种者的品种却有特色,创新力度大,任何人都不要忽视,更不要轻视他们。为了普遍提高企业的育种理论和技术水平,建议种子局和种子协会举办一些深度培训班或高级研讨班。
二、转方式
在体系引领下,全国玉米育种调转方向,已成大势所趋,取得明显进步。我们注意到,东北早熟组的试验品种变化很大,这可能与使用欧洲育种材料有关,但都没有解决大斑病问题。早熟种质的改良与创新应当引起关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18/hq_15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