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阳泉市2016年玉米品种防病抗病栽培区划指导意见


     (2)建议品种:隆平207、京科968、潞玉36、先玉987、诚信1号。

     (3)主要栽培技术:①适期晚播浅种,加快种子出苗,减少丝黑穗病危害;②一般在5月1日--5月10日前后播种,视地温、墒情而定;③种植密度视地力、管理水平而定,一般稀植大穗型亩留苗2800--3000株为宜,密植型品种亩留苗3300--3500株为宜。④施足底肥、种肥,多施有机肥,增施微肥;⑤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等同上;防治玉米矮花叶病: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在田间尽早拔除病株,是防治该病关键措施之一。及时中耕锄草,可减少传毒寄主:冬前或春季及时清除地头、田边杂草,压低蚜虫虫口基数及时防治蚜虫,减少初侵染源。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下列药剂预防其扩展: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10%混合脂肪酸乳油1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喷洒叶面。

     3、春播晚熟区、夏播早熟区

     (1)区域:娘子关镇、巨城镇桃河下游区域(岩会村以东,包括岩会)。本区域海拔600米以下,水资源相对丰富,气候温热,光照充足,积温高,≥10℃的年积温在3500-4200℃之间,平均气温11-14℃,无霜期150-175天,安全成熟期9月30日-10月10日。此区域病害较少,一般易感玉米纹枯病。

     (2)建议品种:隆平207、鑫源596、中金368、铁研358。

     (3)主要栽培技术:①视地温、墒情定播期,一般浅播,5月5日-5月15日前后为宜;②视地力和管理水平合理密植;③施足底肥,多施有机肥;④麦田套种玉米应适期早播,麦收后应加强玉米苗期管理,清除麦根早松土;⑤玉米纹枯病防治方法:一是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二是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三是药剂防治:用浸种灵按种子重量0.02%拌种后堆闷24~48小时,发病初期喷洒1%井冈霉素0.5kg对水200kg,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药重点为玉米基部,保护叶鞘。

     三、郊区

     1、春播中早熟区

     (1)区域:旧街乡、平坦镇西部(原辛兴乡所属地区)、河底镇西南部(原燕龛乡所属地区)。本区域海拔1100米左右,年均降雨量600毫米,气候温凉,≥10℃的年积温2700-3000℃,无霜期120-140天,安全成熟期9月16日-9月18日;本区域耕地土层薄,沙壤土质,土壤瘠薄,保水保肥性差;是多种玉米病害易发区域。

     (2)建议品种:登海618、先玉696、先玉987。

     (3)主要栽培技术:①适期播种,以4月25日前后为宜;②增施有机肥,重视磷钾肥;③防治丝黑穗病,用25%的粉锈宁或羟锈宁,按0.3%剂量拌种,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④喇叭口期注意用药剂防治玉米螟的危害;⑤注意防治大斑病,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⑥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减少发病来源。

     2、春播中晚熟区

     (1)区域:西南舁乡、河底镇东北部(原河底镇、原东村乡所属地区)、荫营镇西北部(原荫营镇、原三郊乡所属地区)。本区域海拔800--950米,年均降雨量58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年均气温约9--11℃,≥10℃的年积温2900--3500℃,无霜期145--160天,安全成熟期9月20日--9月28日。本区域耕地土层厚,土质为粘质壤土,土壤保水保肥性好,肥力较高,是郊区主要产粮区;也是多种玉米病害易发区域,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矮花叶病等。

     (2)建议品种:瑞普959、正成018、登海605、宁玉525。

     (3)主要栽培技术:①适期播种,以4月25日前后为宜;②不同品种根据地力等条件合理密植;③增施有机肥,重视磷钾肥;④立克秀拌种防治丝黑穗,大斑病防治同前;⑤防治玉米矮花叶病同前。

     3、春播晚熟区

     (1)区域:李家庄、杨家庄乡、义井镇全部,荫营镇东南部(307国道以南地区)、平坦镇东部(原平坦镇所属地区)。本区域海拔650-800米,年均降雨量560毫米左右,气候温热,积温高,年均气温约10-13℃左右,≥10℃的年积温3500-4400℃,无霜期160-180天,安全成熟期9月26日-10月10日。该区域耕地土层较厚,土质多为粘质壤土,土壤保水保肥性好,属粮菜混种区;玉米病害应注意防治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品种 积温 成熟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18/hq_154227.html

  • 玉米小斑病分布
  • 玉米小斑病
  • 玉米大斑病分布
  • 玉米螟
  • 玉米螟1
  • 玉米螟2
  • 玉米螟3
  • 玉米蚜
  • 玉米大斑病
  • 玉米小斑病
  •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