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白袋种子”千万不要买


     “白袋种子”又称“白籽”,主要指未经正规厂家包装或包装上不带有生产厂家商标、产品标识及品种审定标识的种子。这类种子的价格普遍低于带有正规包装和产品标识的种子,更有甚者,某些“白籽”的售价只有同品种正规种子的1/3。

  “白袋种子”危害巨大,每年秋收之际都会出现种子问题导致的减产或绝收,不但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也危害极大。

  在问及受害农户为什么要购买“白袋种子”时,得到最多的答案是“买不到正规种子”。种子销售旺季,即便在正规经销店或种子门市,一些热销品种也很难买到,遭遇“购种难”的农户只能寻求“熟人”的帮助,而这些所谓的“熟人”往往不具备种子经销资质,他们推荐的种子大多来自小作坊、无证商贩所生产的“白袋种子”,这样的种子自然隐患颇多。

  很多农场和大户会在年初制定种植计划,并和供种企业签订供种合同,企业会将这部分需求纳入制种计划。“一种难求”的情况,往往缘于小农户或散户没能跟上 “大部队的团购步伐”。

  农民购买“白袋种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图便宜。从制种到加工,再到包装上市,正规种子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把控,加上品种研发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种子价格是“一分钱一分货”,要保证种子的品质,企业一分钱也不能省;同样,要保证种植收成,农户也不能图便宜。

  近年来,因农民从非正规渠道购买非正规种子而造成损失的案件,时有发生,经常是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得到严惩,但农户的惨重损失却无从弥补,得到的赔偿远不及损失。

  律师郑玉红建议,农民买种子不能有侥幸心理,一定要买正规厂家的正规产品。此外,一旦发现购买了假种子,要注意保存证据,及时向种子管理部门、工商、公安机关报案,以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为了推广新品种、好品种,很多种企都开设了县一级直营店,并建立了仓储库。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种企有必要将更多精力放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让农民见得着,买得到,种得踏实。

  为了避免 “白袋种子”坑农害农,农民、种企和经销商要联动起来,农民做到“不买白袋种子”,种企和经销商做到 “不制、不卖白袋种子”,“白袋种子”才没有可乘之机,种业市场才能更干净,农民种粮才能更安心。 (王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制种 品种审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