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这个15%,绝不是可有可无


作为苏州市民自家的菜园子,这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15%,仍然面临着重重压力与阻碍,必须赶快降压减负、清障通淤才行,让这个15%真正成为苏州蔬菜市场保供稳价的秤砣。

  大流通成为苏州“菜篮子”有力支撑。最新资料显示,覆盖苏州城区蔬菜市场消费的85%是客菜,地产货源仅占15%。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地产蔬菜的生产与销售就无足轻重,或者可有可无?答案是完全否定的。

  事实已无数次证明,每当地产蔬菜产销出现问题,譬如遭受雨水过多或者夏季干旱暴晒等原因,那么苏州市场上蔬菜价格马上便会应声上涨。受今年汛期降雨影响,当季的番茄、菜椒等茄科蔬菜比去年同期减产90%左右,价格上涨了35%左右,就是又一个有力的例证。相反,每当地产蔬菜产销两旺的日子,整个苏州市场上蔬菜价格就会明显回落。可见,尽管地产蔬菜的市场份额只剩下了15%,但这个15%起到的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社会各方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慎重待之。

  今年,苏州的“菜篮子”为啥有点沉?前天,市物价局发布的蔬菜价格调研报告对此进行了分析,包括气候因素等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产销对接乏力,环节多、负担重等等,应当是个“老大难”问题了。按理说,与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外来客菜相比,地产蔬菜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至少物流成本、运输损耗等就能降低不少,为啥“短平快”的效应无法体现?难以大批量进入本地农贸市场,是只必须清除的“拦路虎”。

  就像其他农副产品一样,地产蔬菜具有品种优、吃口佳、口碑好等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四个百万亩”上图落地,各地大大小小的特色蔬菜种植园区纷纷设立,遍布城区的绿色农产品平价店系统的形成壮大,再加上保险机构对部分蔬菜生产及其价格的保险保障,这些都从源头上为稳定与促进地产蔬菜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作为苏州市民自家的菜园子,这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15%,仍然面临着重重压力与阻碍,必须赶快降压减负、清障通淤才行。

  无论是从普惠广大市民,还是从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来看,抓好这个15%都是重要任务,而且应当通过出台一揽子方案,从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市场的多种层面予以系统化解决。譬如,支持地产蔬菜大批量进入农贸市场;对农贸市场各种收费进行从严管理;鼓励社区平价店销售地产蔬菜;引导地产蔬菜产销单位抱团取暖、加强产销对接,等等。

  让地产蔬菜从田头到市民餐桌,一路通畅便捷。同时也让这个15%真正成为苏州蔬菜市场保供稳价的秤砣。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干旱 雨水 番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