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荆门将打造全国特色水产种业中心


当前,湖北省荆门市上下正着力建设“三区三中心”,打造江汉平原中心城市。荆门作为水产大市,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和产量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尤其是龟鳖等特色水产种业、“香稻嘉鱼”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蜚声省内外。荆门水产业能否在全市发展中体现更多担当,能否成为全国特色水产种业中心,前段时间,荆门市委政研室(市改革办)与市水产局组织了联合调研,答案是肯定的。

优势:水产种业资源得天独厚 特色种业在全国独占鳌头 种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水产种业资源得天独厚。荆门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既有丘陵山区,又有平原湖区,既有地热温泉资源,又有水库冷水资源,适宜各类水生生物繁衍生息。据调查,荆门市自然分布的鱼类品种有150余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的80%。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水生动物3种,省重点保护水生动物8种,特色水产种业亲本资源充足。共收集特色种苗亲本320万组,其中中华草龟20万组、中华鳖80万组、大鲵2万尾。建立了汉江马良石头鱼、东宝钱河鲶鱼、沙滩河乌鳢等种质资源保护区6个,保护面积189.6万亩。拥有特色优势品种,已形成乌龟、甲鱼、小龙虾、螃蟹、泥鳅、黄鳝、大鲵、乌鳢、黄颡鱼、鳗鱼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名优水产品比重达81%、水产良种覆盖率达90%。

  特色种业在全国独占鳌头。最具竞争力的:一是乌龟繁育规模和技术全国第一。在湖北荆门市京山盛昌龟业博物馆内,有国家级水产原种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全国水产科普教育基地、“盛老汉”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字号”匾牌。这些足以表明盛昌龟业的实力。盛昌龟业创立于1998年,现保存野生乌龟原种11万只,良种亲本22万组,年繁育龟苗600万只,是全国最大的乌龟繁育基地。多年来,其围绕优质、高效、抗病的要求,不断探索攻关,建立了全国首个原种乌龟企业标准和保种、选育亲本、孵化养殖等一系列技术路线和操作规范。在其带动下,荆门市已发展龟鳖繁育企业10家,年繁育能力达5000万只。二是大鲵繁育技术居全国前列。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古老的“活化石”,喜好洞穴生活,习惯昼伏夜出。京山宋河镇张家冲村水生态资源良好,是养殖大鲵的绝佳场所。李明章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养殖大户,他和另外6个养殖户发起成立了富民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与中科院水生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华农大水产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功攻克大鲵繁殖技术,养殖规模和繁育技术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拥有亲本500多尾,可供研究开发的商品鱼1500尾,年繁大鲵幼苗2万尾。三是水蛭繁育资源和技术全国唯一。水蛭,俗名蚂蟥,因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又称“吸血的软黄金”。沙洋县十里镇被誉为“水蛭之乡”,其水资源中富含水蛭生长所需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繁育的水蛭苗种不仅成活率高、个头大,而且成品水蛭医药提炼水蛭素高于其它地区10%。沙洋县利民水蛭养殖合作社负责人简奎林说:“每年水蛭苗种繁育季节,周边省、市很多商户和养殖户为获得水蛭苗种,干脆上门免费打工。”目前,该合作社与华农大进行技术合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水蛭的规模化繁育,年繁育能力4000万尾,打破了水蛭种业“一种难求”的被动局面。四是泥鳅稻田原位繁育技术全国领先。该技术具有投入少、易操作、成活率高等特点,已申请国家专利。五是黄鳝大棚规模繁育技术全国首创。沙洋军飞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黄鳝工厂化大棚网箱养殖模式,并获得黄鳝温控繁育实用新型技术专利。该模式主要是突破黄鳝批量繁育瓶颈,采用网箱流水养殖方式,让黄鳝常年在仿真生态环境的恒温下生长,提高繁育质量和产量。

  种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建立起以国家和省级原(良)种场为核心、苗种繁育场为骨干的水产原(良)种繁育体系,年苗种繁育能力60.3亿尾;已建曹文宣、桂建芳2个院士工作站,正在开展中华草龟遗传育种技术研究;御海生物、新世纪科技等企业联手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农大等科研院校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正在开展大鲵、黄鳝、泥鳅、小龙虾、乌鳢的批量繁殖攻关。市场体系方面:与全国13个省、市建立销售网络,水产苗种年销售额达10亿元。

抢先机:精心编制规划 抢科技资源集聚之先 抢特色品牌培育之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蛭 黄鳝 乌鳢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