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但使土地板结,粮食农药残留超标,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农民当然也知道。那么,农民为什么还要使用农药、化肥呢?3月10日“众论”《用不起化肥》一组文章和《不可忽视的化肥污染》一文,已经作了详细阐述,在此无需再作重复。我想就乔杉先生说的“应补贴农家肥而非抬价化肥”作一点补充。
虽然这些年国家对农民种粮扶持、补贴力度越来越大,可农药、化肥、种子、薄膜、燃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年年攀升,很大程度抵消了农民的种粮收入。再有,农村水利基础薄弱,特别是村民小组的池塘,大都年久失修,池塘蓄水量大大降低。不要认为这些池塘蓄水量多少无关紧要,在许多地方,这些池塘是干旱情况下,保证农民粮食能否种下地的头道水,水多水少直接关系庄稼能否播种下地,并对庄稼后续生长产生重要影响,自然也对农民种地收入产生影响。池塘年久失修也是许多农民种地仍然“望天收”的重要原因。
上述两点是造成农民种地净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农民当然知道农家肥对改善土壤和粮食质量的益处,可用农家肥种粮费工费时,有这个功夫还不如赶紧打理完田地出去打工。所以,现在许多农民种粮都陷入粮食产量下降——— 增施化肥——— 土地更为板结——— 病虫害频发——— 不断使用农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可见,要想农民种地自觉用农家肥(至于农药问题,市场上能防治虫害、价格合理的生物农药多了,农民自然会购买),必须要让农民种粮收入比用化肥种粮高,而且单纯依靠种地也能致富,这是根本前提。但只对“使用农家肥进行价格补贴”,不说不具实际操作性,也远远不够。提高农民种粮收入,要从农民种粮各个环节给予综合补贴,并真正到农民手中。因为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影响农民收入。譬如,前文提到的农村池塘失修,如果不对农民种地情况十分了解,便难以体察其中对农民种粮收入的潜在影响。
商人做生意要赚钱,工人干活要拿工资,目的都是让生活越过越好,农民种粮当然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农民种了一年粮,收入还没有别人打工两个月收入高,你让他怎能热爱“粮食生产”?更不要和他谈什么农家肥种粮了。
总之,提高农民种粮收入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真正懂得了解“三农”情况的人深入农村,与农民共商解决之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4/hq_13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