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在西部旱区黑龙江明水县,原来需要十几个人、两三台拖拉机,反复进地三四次才能完成的抗旱保苗技术——坐水种地,经过农民不断改进后,只需两个人、一台拖拉机,从开沟到镇压的六道工序一次完成,农民坐在车上“脚不沾地”就能轻松种粮。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有效降水较少,玉米主产区土壤缺墒严重。坐水种地曾是一种有效抗旱保苗的播种方式,先开沟后浇水,再投种、合垄,既使干旱也能确保出全苗。但由于工序复杂,需要劳动力多,成本高,一度被一些农民弃用。
李钦江是黑龙江明水县通达镇勇跃村农民,已有近20年坐水种地的经历。“当年坐水种地就像开会一样热闹,一个小四轮开沟,三四个人撒肥,还要有车拉水,有人浇水、下种,再合垄、镇压。“十多个人,两三台车,一天最多能种30多亩地。”
改进后的坐水种地就和之前有了天壤之别。李钦江停下小四轮,讲起其中的诀窍:开沟犁焊在司机左侧的前后轮之间,肥管、水管、下种器依次固定,通过机车齿轮和阀门调节。坐在车斗后面的人手扶合垄器,挂在车斗上的镇压器镇压,开沟、施肥、浇水、下种、合垄、镇压六道工序,车一过就全部完成。
“两个人一天能种30多亩大苞米,花钱还少。”老李掰着手指头算账,原来开沟、浇水、合垄、镇压每步都得用小四轮,现在一次完成,机械费就省出五六十块钱。少用的十个人到外面打工,一个人一天又能挣100多块钱,“虽然改装花了1000多块钱,但能用六七年,值!”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4/hq_13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