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土地上,一个有名气的医生扔掉“铁饭碗”,在农村一片荒山上发展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名优产品,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肥料,却能保持高盈利,没有一点废物,实现养殖、种植、深加工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经济效益是一般企业和种、养场的几倍。 以其创业事迹为原型拍摄的8集电视连续剧《土楼人家》在中央台各套播出后,他的生态农业便成为全国众多投资者和各级政府,在加入WTO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典范。
从土楼里飞出来的大鹏鸟
2000元起家的创业史
蓝招衍是畲族客家人,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蓝屋村。那里山峦起伏,自古以来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当地村民世代沿袭住在一朵朵状如蘑菇形的土楼群里,如今那土楼便成了名扬天下的独特人文景观和世界遗产。
蓝招衍的父母都是农民,他排行老大。因为家里穷,加上母亲长期患病,从幼时起,打猪草和养牛成了他的必修课。特殊的生存环境,磨砺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组织能力。1984年他从福建中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医院工作,次年入党,而且很快就成为医院的骨干。
蓝招衍的弟弟蓝招宝,1988年高考落榜后不甘寂寞,种药材,养鱼,办工厂,做买卖都失败,使原来贫穷的家雪上加霜,他成了父亲眼里的败家子。许是苍天有眼,就在蓝家境况窘迫时,一个信息给了蓝氏兄弟命运的转机。1990年的一天,蓝招衍和几位朋友在饭馆吃饭,见这家饭馆老板花45元从一个猎人手里买了只死野鸡,这情景让他怦然心动,他想,一只死野鸡就能卖这么好的价钱,如果养野鸡岂不很快可脱贫致富?事有凑巧,没过几天他又在报纸上看到“山珍野味畅销,养殖珍禽可致富”的信息,兄弟俩一合计,决定养野鸡。
第二天,他们瞒着父亲将家里仅有的两头大肥猪卖了再凑齐2000元钱,弟弟蓝招宝怀揣这笔钱一路啃馒头去外地学习,10多天后买回来10只山鸡蛋,到家时已身无分文。“30元一个蛋?”一辈子在穷山村度日的老父亲听了差点晕过去,又气又急,抡起巴掌就朝蓝招宝脸上去,做儿子的只好含泪默默走开。
蓝招宝用家里的母鸡孵蛋,可野鸡没孵出来,村里一场鸡瘟使他家的母鸡也死未。情急之下,蓝招衍从邻村一位朋友那里以每天5角钱的代价租来一只母鸡孵蛋,可没孵几天又死亡了,临时只好用热水孵化,几经折腾,前后孵出7只雏鸡,当他托起毛绒绒的小生命时,泪水从他被熬红的双眼夺眶而出。他把小鸡放在猪舍里饲养,喂的是五谷杂粮,就连他母亲服中药熬剩下的药渣也喂给野鸡吃,反而使鸡很少生病。期间雏鸡被老鼠咬死了几只,最后只剩下3只成鸡。
由于历史的原因,1990年那时,村民们的观念十分陈旧落后,蓝氏兄弟花2000块钱只饲养了3只野鸡,被人们认为是“傻蛋”,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一天,两个村民在小饭馆吃饭,话题自然围绕着蓝氏兄弟养野鸡侃谈起来,他们的谈话被一个也在饭馆里吃饭的广东人听到了,此人姓陈,专门收购各种野生动物,便在他们指点下找到了蓝家,想以每只65元的价格买下3只野鸡。当心细的蓝招衍打听到广东那边吃野味的人多,经营野味的酒家无不生意红火,餐饮业对野鸡的需求量大得惊人的情况时,便无论如何不肯卖掉这3只野鸡了。因为他发现野鸡抗病力特强,能抵抗几次的鸡瘟,且青草、药渣、米糠都吃,如今市场又好。于是他果断想办法贷款1万元,批量购进了野鸡和同是野味的鹧鸪进行饲养,成活率达98%,结果产品一出来就被酒家抢购,当年不但收回了投资,还净赚2万块钱。
就这样,蓝氏兄弟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地写下了他们艰苦创业史的第一笔,从此改写了他们的命运。
一波三折,低谷中重新崛起
由于珍禽市场很火爆,效益连年翻番。经过3年的发展,山下那幢风雨剥蚀的百年老屋和屋里屋外一排排简陋的鸡舍,已无法容下不断扩大的珍禽规模,于是在市、县、镇领导的支持下,将养殖场搬迁到荒山上,并于1993年5月挂牌成立了“闽西招宝珍禽开发公司”。短短三年,他们已积累了100多万元资金,雄心勃发,朝着更宏大的目标迈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4/hq_13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