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重庆云阳:小蚕托儿所 育出致富增收路


  “沙,沙,沙……沙,沙,沙……”近日,笔者见到“蚕大妈”时,她正手持大扫把,细心地清扫自家小蚕共育室门前院坝的清洁卫生。

  寂静的共育室里,空气中还散发出一股浓浓而又刺鼻的消毒水气味。她说,这是今年养最后一季晚秋蚕,为给小蚕宝宝出生后有一个舒适安全的“家”,必须要提前做好“育儿”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这位被乡亲们亲切称为“蚕大妈”的大嫂名叫吴长兰,云阳县凤鸣镇五同村小蚕共育大户之一,是一名有多年小蚕共育经验的养蚕能手。

  今年以来,吴长兰共育小蚕800多张,实现收入近40000元。这800张共育后的2龄小蚕再分发给村里蚕农喂养,给蚕农创收100多万元。

  土办法养蚕 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三年前,吴长兰像凤鸣镇广大蚕农一样,各家自己买种,自己育蚕。这种靠“单打独斗”、“顺其自然”、“一袍锣鼓打到底”的“土办法”分散养蚕,蚕的成活率不高,蚕茧质量差,更卖不到好价钱。

  “既养小蚕又养大蚕,不好管理,病菌容易交叉感染,”谈及传统养蚕,吴长兰深有感触,话语中还带着几分沉重,她说,一家大小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把蚕养大,眼看收获就在鼻子跟前,往往突发一场病害的话,就会导致“全军覆没”,甚至“颗蚕无收”。

  蚕农们一年忙到头,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土办法养蚕,已刺伤了蚕农积极性,也制约了蚕桑产业发展壮大。

  小蚕共育 发家致富一条新路

  “自从搞了小蚕共育,蚕农们再不用为育小蚕操心了。”说起小蚕共育带来的好处,吴长兰满脸高兴,她说,“小蚕进了共育室,就像婴儿进了保育室、托儿所一样,让蚕农省力、省时、省心,节约成本,赚更多的钱”。

  从2010年开始,干练利落的吴长兰承包了该村的一个共育室,在家门口开办了“小蚕托儿所”(共育室),担负全村一半以上小蚕共育重任,每年为附近近500户蚕农饲养1-2龄蚕;蚕农呢,9天后,则在她家放心领回个头齐、免疫力强的2龄小蚕宝宝回家饲养;再养15天时间,“蚕爸爸”、“蚕妈妈”们就可“吹糠见米”见现钱。

  “我们这个共育室光蚕架就有800多个,每一季可以养小蚕400来张,在蚕种来之前,必须要做蚕网、塑料膜等蚕具的各种消毒”。吴长兰一边给蚕具消毒一边给笔者介绍。她说,小蚕宝宝还没有“入托”前,“托儿所”的所有设备设施必须要经过“扫、洗、刮、刷、填、蒸、煮、晒、消”9个步骤,并且一步都不能少,一步都不能马虎。

  “养好小蚕一半收”,为了帮大家养好小蚕,吴长兰这些天发动全家人都参加到了小蚕饲养的准备工作中来。她用新鲜石灰,对所有蚕室重新进行刷白,对蚕室里的设备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对所有的蚕室、蚕具用清水冲洗,并选用漂白粉等蚕药进行了全面消毒。目前,室内的蚕架也已搭起来了,并添置了足够蚕具,备足蚕药,只等蚕种到来。

  近几年来,该镇以村为单位建设了小蚕共育室,积极鼓励蚕农户开办“小蚕托儿所”,以解决广大蚕农养小蚕难的问题。

  几年来,该镇像吴长兰一样开办小蚕“托儿所”的农户有20多家,目前,他们也同样在抓紧做好秋蚕饲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如今,该镇蚕农养蚕的死蚕率由原来的20-30%降低到现在的百分之零点几,成蚕周期与传统养殖相比还缩短9-11天时间,蚕茧质量也明显提高,减少了蚕农的经济损失,有效破解了养蚕病虫防疫等来带的一系列风险,极大调动了该镇蚕农养蚕积极性。

  产业发展 共育蚕桑美好明天

  为培育产业发展,壮大蚕桑经济,切实增加群众收入,2010年,凤鸣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基层农技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在该镇五同村建立起全县第一个“重庆市蚕桑养殖示范基地”。

  基地建成后,该镇采取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技术+保险”发展模式,实行“育种、管理、服务、收购、销售、开发”六统一制度,大力栽桑养蚕,带动村民致富。

  据镇农服中心主任阙云川介绍,蚕桑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该镇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成为带动该镇山区群产业大发展,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支撑。今年来,该镇有13000多户蚕农直接受益于蚕桑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目前,全镇共养蚕达已9000余张,实现经济总收入近千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蚕桑 蚕茧 成活率 今年以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