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滨州沾化:力争冬枣产业转型 个个入口“嘎嘣脆”


近年来,吃过冬枣的人都反映:“现在很难吃到嘎嘣脆的冬枣了,冬枣口感不如以前了。”口感是高品质冬枣的重要标志,尽管我市冬枣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最近几年冬枣整体效益呈下降趋势。鉴于冬枣产业面临的困境,我市将采取多项措施助推冬枣产业转型提升步伐,力争在三年内使冬枣品种、品质和安全质量都有明显提升,让每棵枣树上都结出“嘎嘣脆”的好冬枣。

  三因素制约冬枣产业发展

  我市积极组织专家分析影响冬枣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发现,三个因素影响了我市冬枣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由于冬枣生长季节降水量偏多、湿度过大,致使病虫害大面积暴发,而后期降水又明显偏少,造成大量冬枣园出现提前落叶、生理失水缩果严重、果实不能正常成熟等现象,对冬枣质量品牌和当地声誉产生了不良影响。其次,标准化技术推广缓慢,化肥、激素等使用过多,部分枣园密度过大,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影响了冬枣质量。再次,产业链条较短,冬枣龙头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带动力弱,贮藏和加工明显滞后,冬枣集中上市给市场销售带来极大压力。

  三年内完成冬枣品种改良

  提升冬枣良种化水平,事关冬枣产业的健康发展,事关枣区农民的增收致富,更事关一个区域的品牌和声誉。对此,我市加快了冬枣良种优系选育步伐。我市林业部门将依托中国林科院等科研机构,进一步搞好冬枣选优基地建设,尽快培育出由权威部门认定的冬枣优系品种,并建立相应规模的良种采穗圃和繁育基地。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加大低劣园更新改造力度,对劣质枣园搞好调查摸底,有计划地进行品种改良,力争三年内完成改良任务。要求每个冬枣生产重点乡镇必须抓出一个面积500亩以上的冬枣良种改接示范园,示范引导群众搞好冬枣品种改良。

  “三建三增”实施枣园大改造

  分析发现:“园密枝多,过度高产,肥力低下”是造成我市冬枣质量下降的主要栽培因素。今后,我市将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下决心搞好枣园“大改造”。在具体实施中做到“三减三增”。减密度,增光照。学习下洼等地的经验,将枣园密度降下来,通过合理间伐,使栽植密度控制在每亩56株以下,疏去多余密枝,减少树体枝量。减产量,增质量。将冬枣园亩产量控制在1000公斤以下,做到合理负载、适度丰产。减化肥,增有机肥。改革传统管理制度,减少化肥使用,大量增施有机肥料,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大力推行冬枣标准化生产。林业部门将尽快制定冬枣标准化基地建设技术标准,完善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同时搞好优质栽培技术推广,重点推广树形改良、树盘覆草或生草、疏果控产、科学施肥四大关键提质技术,全面提高枣园的科学管理水平。

  我市还将加快冬枣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对冬枣质量安全的监测力度,尽快健全生产经营各环节安全监管体系,推行冬枣安全监管问责制,并积极推进冬枣无公害标准化基地认定和“三品”认证,主动与消费市场准入制接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市冬枣安全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化肥 林业部 标准化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