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覃塘区新长天木瓜专业合作社40多名社员在对过去一年来的收入进行盘点时,惊喜地发现,社员户均纯收入达7100元,比非社员户高出近2000元,还带动周边700多户群众发展木瓜种植3750亩,产值2250万元。
这是覃塘区涉农专业合作社造福一方百姓、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生动例子。去年,该区共成立涉农专业合作社126家,社员1.7万户,注册资金14970万元,带动9.3万户农户发展一批周期短、见效快的特色种养项目。
为使特色种养业朝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该区涉农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身在资金上的优势,通过给予种苗、资金的扶持形式,积极帮助社员和周边群众扩大生产规模。去年,该区36家专业合作社共为1300多户社员和群众扶持资金206万元,为800户群众赠送仔猪、桑蚕等价值23万元的种苗,使该区的特色种养业如火如荼发展起来。新长天木瓜专业合作社给70多户群众赠送价值1万多元的木瓜苗,使群众及时扩种木瓜180亩。长佳养猪专业合作社不仅扶持特困群众86头猪苗,还把价值1万多元的60多包饲料赠送给他们。
覃塘镇姚山村贫困户陶世杰老早就想搞肉兔养殖了,却苦于无本钱购买良种种兔。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的养兔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主动把17对优质种兔和价值600多元的饲料、药物赊给他。在合作社的帮扶下,去年他出栏肉兔83只,收入4700元。今年1月初,陶世杰又得到合作社的支持,投资8000元扩大了养殖规模。
“发展特色种养业,没有过硬的技术是行不通的。”这是该区群众从失败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涉农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恰恰解决了群众这块心头之痛。该区涉农专业合作社主动联合农技人员及有丰富种养经验的群众组成强大的技术攻关小组,并定期聘请知名专家给种养户传授先进的种养技术,形成了“技术+农户”的运营模式,解决了社员和群众在种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据了解,去年,该区各合作社共向群众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7期,为社员和群众解决难题近500件。
山北乡中秋村村民莫必新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猪专业户,有着近5年养猪经验的他却对仔猪黄白痢感到十分头疼。去年初,他加入了由该乡畜牧技术人员及20多户养猪大户组建成的养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针对莫必新在养猪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组织技术人员到他的养殖场“会诊”,并指导他科学用药预防和治疗。“这一招灵了,仔猪再也不会患这种病了。”莫必新兴奋地对笔者说。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去年他成功出栏2批206头仔猪,纯收入3.4万元。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再加上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去年该区不少农户农副产品难卖,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三里镇兴隆村菇农周志新对此还心有余悸,2008年他种植了76平方米的蘑菇,去年1月份蘑菇上市后,菇价降到每公斤1.2元都无人问津。
“今年不同了,村里的蘑菇合作社以每公斤4.5元的价格,全部收购我们村民种植的蘑菇,每平方米蘑菇纯收入不低于36元,我们发财的机会来啦!”1月13日,正在装运蘑菇的周志新笑着说。针对群众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各村的蘑菇合作社通过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派出经济能人到外地跑市场等,及时了解市场供求信息,拓宽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
“有了专业合作社做后盾,我们的农副产品再也不愁卖不出去了,今年我将扩大种养规模。”谈到自己的农副产品在合作社的运作下能卖得个好价钱,群众心里都乐开了花,对今年发展特色种养业更是信心百倍。
如今,每天早晨7时许,该区三里、五里、大岭3个乡镇的19个蘑菇专业合作社门前都是车水马龙,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菇农们用箩筐装着刚从菇棚里采摘到的又圆又大的蘑菇抬到合作社门前,过磅、装车。一辆辆满载着新鲜蘑菇的大货车不断地驶出,而群众也从合作社那里领到一沓沓钞票,乐哈哈地笑着回家去。(张顺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3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