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落榜生种卅年苗木 张如奇获稳稳幸福


黄圩园林苗圃

  34年前,高考刚刚恢复,一个怀揣文学梦的年轻人因落榜而万分失落,因家庭变故,他不得不放弃复学而艰难地支撑起整个家庭生计。他坚定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挣钱养活家人,他一头扎入生活的洪流……

  34年后,他成为全国绿色小康户,安徽省滁州市黄圩园林苗圃总经理,南谯区第三届政协委员,南谯区林业产业协会理事会理事。谈吐儒雅的他——张如奇成了引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初试苗木尝甜头

  1980年,张如奇凭着高中学习的基本物理知识,在黄圩街道开了间家庭电器修理铺,一家人勉强度日。1983年,南京市林科院把与黄圩一河之隔的江苏省汤泉镇列为雪松繁殖基地,苗木培育与交易日趋红火。张如奇感到机遇来了,通过汤泉镇的亲戚朋友介绍,从没种植过苗木的他首先在房前屋后试栽数百棵雪松、广玉兰。他酷爱读书,更是买回来一大堆苗木书籍饱读一通。不久,他成了育苗植树的行家里手。

  树长大了,苗型修剪地漂亮利索,却卖不出去。“得去寻找买家。”张如奇看着长在地里的好树苗无人问津心想。他开始奔跑于各城市园林管理处、绿化办公室以及许多厂矿企业。很快,第一批苗木卖出去了,全家的生活也随之殷实起来,他初尝甜头。

  同时,整个黄圩乡许多农户也“眼见为实”地纷纷转变观念,先试种几分地、亩把地,然后等掌握技术、得到实惠后开始大面积扩大种植。有的农户甚至除了几亩口粮田外,剩下的农田全栽上了雪松、广玉兰等苗木。全乡由最初百来亩一下子发展到二千亩左右。

  越是规模化发展,越是“隔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往后汤泉的苗木品种规格数量凑不够时,卖树经纪人便主动来黄圩采购。大家的销路自然不成问题。

  张如奇坚守“诚信为本,质量至上”的经营服务理念,对客户需要的苗木一律采取统一号苗、起苗、检疫、配车一条龙服务,每个环节都有专人严格把关,让客户省心、省时、省钱。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他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出了黄圩园林苗圃的名片。

  上世纪90年代初,苗木的价格一个劲儿地往上窜。雪松按高度论价,一米一百元。20多亩苗木让张如奇在家庭生活方面彻底翻身。全家都开心着,而张如奇却想种更多的树,做更多的田。

  引领乡民共致富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改革和发展,大批农民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出现大量抛荒田。肥沃的田块杂草丛生,张如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经过联系,张如奇租种下本村及附近的抛荒田,除给田主每年固定的租金外,还负担在当时还存在的各项国家税收与村、队集体提留。

  一花独放春满园,百花齐放满园春。有的村民想跟张如奇后面学栽树,可是连最起码买树苗的本钱也拿不出。张如奇便和对方商量,对方出租一定亩数的话,所有苗木费用包括管理销售全部由他一人包了,几年后农户净得卖树收入。张如奇的苗圃不再是原先个人经营的自留地了,而是乡亲们共同经营致富的平台。

  张樊村黄小郢村民组的陈世全看到苗木畅销别人赚钱,而他却无钱投资。张如奇知道后主动找他谈心,并向陈世全提供想栽的雪松苗,还承诺啥时把树卖出去啥时才收回苗木款项。张如奇还义务手把手地教他管理技术。很快陈世全一家走上了致富道路。像陈世全一样接受过张如奇帮助而脱贫致富的还有很多。此外,他还在当地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张思明、张贤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为黄圩乡苗木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市场经济的规律让苗木的价格起伏不定,销路时好时坏。1999年秋至2000年春,本地苗木数量可观,大量积压,价格也一路向下。两米雪松才十几元一棵。张如奇不得不再次外出跑销售。每次外出,他都感到压力山大。万一生意谈不成,每天吃饭、住宿等开支需好几十元。常常一次出差仅差旅费就几千元。所以每次去谈生意时,他都小心翼翼。

  一天,听朋友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县北环路改造绿化,需要大量苗木。张如奇立即坐车赶到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县园林管理处,递上名片,谁知对方不理不睬。直到临晚下班,也无人接待他。他只好暂时在旅店住了一宿。第二天,他又去了,领导不在。直到第四天,他早早地等在办公室的门口,见到了单位负责人。通过自我介绍,诚恳朴实的沟通,给那位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当即拍板要6万棵蜀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雪松 苗圃 广玉兰 绿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