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每年的5~7月份是南美大豆到港的高峰期。而今年1~2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遥遥领先,预计1~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将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我国大豆进口淡季不淡。
春节刚过,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出下跌行情,估计很多人还来不及回味,豆粕现货价格已大跌至3300~3400元/吨。短短1个多月时间,豆粕价格累计下跌450~550元/吨,跌幅达11%~14%.
造成豆粕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需求肯定存在很大问题,从终端产品价格来看,除牛羊肉价与奶价来看,反刍料需求能保持之外,禽料、猪料需求肯定全线下挫。
大豆超高进口水平浮出水面
在豆粕价格下跌的过程中,饲料企业会最大可能地降低豆粕库存水平,加重了豆粕需求所表现出来的情形,即豆粕成交始终不温不火。但在需求疲软的掩盖下,我国大豆超高的进口水平正浮出水面。
海关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590万吨,2月份450万吨,两个月累计进口1040万吨,同比提高273万吨。市场预计3~4月我国大豆累计进口量至少在1100万吨,那么1~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总量就可能达到2140万吨,去年1~4月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1549万吨,增量扩大至近600万吨。
就算考虑去年同期进口量程度略低,增长量会有所夸大,今年的1~4月进口量相比前年1~4月进口总量1814万吨仍增加320万吨。足见今年我国大豆进口形势以及增加的程度。
去年油厂大卖基差已有先兆
市场可能还记得,去年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总是感觉很紧张,即便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700万吨之上,国内豆粕供应都不见缓和。在豆油价格表现疲软的配合下,豆粕现货价格走出3800~4500元/吨的高区间运行行情,油厂压榨利润保持良好。
在全球大豆丰收的背景之下,油厂开始缩减远期的压榨利润预期,全面展开远期基差销售模式。去年“十一”过后,油厂远期理论压榨利润可达1000元/吨,当然这是理论的,各个油厂纷纷报出远期豆粕基差合同。
从笔者跟踪的油厂豆粕基差报价来看,去年下半年预售今年2~3月份的豆粕基差合同价格为380~450元/吨,对应国内豆粕期货M1405合约。现在看来,这样的基差加上当前的期货价格,成本都在3560~3630元/吨,而现货价格都已降至3300~3400元/吨,基差采购显然已经亏损;预售6~9月份的豆粕基差在230~260元/吨,对应M1409合约,从现在来看,基差已下降至80~180元/吨,即便是远期6~9月份的基差也已呈现浮亏50~150元/吨。
油厂在大卖远期合同或是基差合同的同时,锁定预期利润采购大豆,这也被今年伊始国内大豆进口量表现出来的强劲数据所印证。
美豆出口量远高于去年同期
从美国大豆周度检验量数据就能看出,今年美国大豆出口仍旧良好。2月份公布的4次出口检验数据总量达到533万吨,而去年同期检验总量仅379万吨。进入3月份,周度检验量依然在100万吨的水平,而去年同期周度检验量都已低于50万吨之下。
笔者了解,2月份美国对我国装出大豆390万吨,巴西装出310万吨,累计达到700万吨。这些大豆或已到达我国,或在4月份到达。目前国家商务部预计,3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525万吨;市场相关机构预计,4月份我国进口量仍能保持在600万吨水平。
供应压力持续影响油粕市场
通常情况下,每年的5~7月份是南美大豆到港的高峰期。去年因船期延误,令大豆进口高峰期向后延迟1个月;而今年1~2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遥遥领先,1~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将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我国大豆进口淡季不淡。
综合分析,今年上半年国内大豆供应压力将会持续影响油粕市场行情,使国内油粕市场持续表现为内弱外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3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