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张家口女子刘晓虹不做都市白领回乡养牛创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主创业,不仅能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更是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就业趋势。张家口市的大学生刘晓虹毕业后,放弃了大都市令人羡慕的白领工作,回到家乡创业。经过努力,她不但建起了自己的奶牛养殖小区,还带领乡亲们踏上了致富道路。]

  放弃都市白领工作

  出姚家庄镇,沿机场路往东南方向行驶,大约10多分钟后就到了位于机场附近的张家口市宏昌奶牛养殖小区。

  刘晓虹今年30出头,高个子,短头发,全身上下都显示着干练。

  这位在桥东区姚家庄镇西榆林村土生土长的姑娘,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干起了奶牛养殖这一行,现在已是张家口市宏昌奶牛养殖有限公司经理。她的脸上,写满了80后的青春活泼,言谈中又平添了几分成熟淡定。

  其实,刘晓虹完全可以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过着大都市里的安稳生活。 1998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鞍山钢铁学院,2002年毕业后,被深圳一家合资企业高薪聘用,月工资6000多元。一年后,2003年6月,她踏上了回乡探亲的路程。

  刘晓虹所在的西榆林村,是一个奶牛养殖比较集中的村落,在探家的一个月时间里,她与养殖户们一起喂牛、挤奶、卖奶,亲身感受养殖户们的甘苦。有一户村民辛辛苦苦养了两头奶牛,一年下来,才赚了2000来块钱。卖奶难、抗风险能力差,单一的养殖困扰着乡亲们的致富。

  回深圳的火车上,乡亲们的愁绪表情时常在她脑海里萦绕,她想,我是榆林水土养育的女儿,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儿。

  随后,她谢绝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挽留,辞掉工作,带着行囊返回了魂牵梦绕的家乡。

  刘晓虹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她经过考察,已经为家乡的发展谋划好了路子:一家一户的养殖,形不成规模,不适应市场发展,归避市场的风险能力很小,奶牛养殖只有走规模化这条路,走产业化发展,才能更好地归避市场的风险,确保健康发展。

  女儿的回来,起初令父母很是不解,但当女儿说明自己要在家乡建奶牛小区,组织大家抱团发展的想法后,很快得到了开明的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大学生回村创建奶牛小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镇村,并得到了领导和乡亲们的认可和支持。

  2003年8月,刘晓虹把自己平时喜爱的披肩秀发剪成了短发,一身迷彩服,像个假小子一样,带领着家人平整土地,在废弃的沙滩地里开始规划奶牛小区。

  回乡建起养殖小区

  杨月萍是姚家庄村的一个养牛户,2003年时,她家中只有5头奶牛。

  刘晓虹决定第一个说服杨月萍进驻奶牛小区。和其他养殖户一样,传统的养殖方法在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杨月萍一时很难接受小区集中养殖、抱团发展的新思路。刘晓虹不厌其烦地到她家中,给她讲解科学养殖、规避风险、集中销售的好处,最终使杨月萍茅塞顿开,她第一个牵着5头奶牛住进了养殖小区。经过十年发展,如今杨月萍的奶牛已经发展到30多头,月收入上万元。

  杨月萍家奶牛的进驻,给乡亲们带了个好头,随后,又有张旺、李玉才两户奶牛入驻,短短半个月时间,进驻小区内的奶牛就达到20多头。3个月后,就有21户、203头奶牛入驻。

  刘晓虹对所有入驻小区的奶牛,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饲料喂养,统一集中挤奶,统一组织销售,并建起了化验室,聘请了兽医。 200多头奶牛挤出的牛奶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11月份,刘晓红拿到了组建奶牛养殖小区以来的第一个月利润2500元,她手捧着2500元工资感慨万端:她觉得做任何事情,只要用心,愿意吃苦,就能够成功。

  掘到第一桶金后,“小试牛刀”的创业经历,为刘晓虹日后的成长积累了经验和信心。

  刘晓虹介绍,进驻小区的奶牛多了,传统的手工挤奶方式已经远远不适应规模养殖的要求。于是她采用“滚雪球”式的方法,逐渐让自己的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壮大了起来。

  2005年,投资了10余万元购买了20台手推车式小型挤奶机,机器挤奶代替了手工,既节省了时间,又讲究了卫生。 2008年,投资30万元,引进了全自动化、坑道式挤奶进口设备。2010年,她又投资100多万元对坑道式挤奶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由一个挤奶坑道扩建为双挤奶坑道,并购进了新的储藏、运送牛奶设备,统一运往伊利集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养殖小区 化验室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