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移师”贫困乡 他让椒香更宜人


夏斌(左)检查花椒品质。

  人物名片

  南充市高坪区的夏斌是个80后,早在1998年就前往广东经商。凭借十年的辛苦打拼,他成为了村里“先富起来”的人。2008年,他回到故乡大力发展种养。

  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农户早日脱贫致富,2010年他来到高坪区鄢家乡,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吸引当地村民加入专合社大力发展花椒种植。4年来,鄢家乡的花椒产业已初具规模,而通过多元化的增收渠道,当地村民也渐渐摆脱了过去贫困落后的生活。

  人物语录

  “直接给农民钱,并不能富民强村。让农民以土地入股,不仅能让他们享受利益分成,还能使他们增强责任心,从而达到风险共担。”

  “多年来,鄢家乡的产业发展难破瓶颈,关键就在于当地落后的种植、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所以要想发展,必须让当地村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为改变贫困山乡带领村民种植花椒

  6月7日,向来清静的鄢家乡热闹非凡。当天,高坪区乡村旅游暨鄢家乡第二届花椒节在此举行,共吸引了近2000名游客前来游玩。

  活动现场,有一个人格外忙碌,他一会儿热情地引领宾客入座,一会儿又细心协调现场表演活动……他就是此次花椒节的主办者,鄢家乡惠民花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斌。

  1980年,夏斌出生于高坪区青居镇曙光村。18岁时,他离开故乡前往广东经商,从1998年到2008年的十年间,通过搞餐饮、酒水批发,他积累了足够的创业资本。2008年,作为村里“先富起来”的人,夏斌回到老家,开始投身农业产业。

  回到曙光村不足两年,夏斌就将生猪、水产养殖以及蔬果种植搞得有声有色,他本以为自己的农业事业就此 “落户”在青居镇,但有一天,有两个人找到了他,他们是高坪区农委主任陈君和鄢家乡党委书记曾志刚。

  “他们希望我能去鄢家乡发展产业,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夏斌说,当初,面对着陈君和曾志刚的盛情邀请,他其实挺犯难。原来,作为高坪区最偏远的山乡,鄢家乡的贫困落后远近闻名,所以到底自己能不能行,夏斌决定实地调研之后再做决定。

  2010年春节刚过,夏斌便在陈君的盛邀下,决定到鄢家乡看看。从南充市区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鄢家乡,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地的贫困境况还是让夏斌大为震惊。

  “还是腊月间呢,村里的娃娃就穿着一双凉鞋,有些大人衣服薄得跟纸片一样,他们的房子就更不说了。想不到我们南充还有那么穷的地方。”那一天,夏斌整整步行了4个多钟头,一路的所见所闻让他倍感沉重,但他也由此下定决心:来鄢家,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状况。

  通过调研,夏斌获悉鄢家乡过去也曾发展过花椒、核桃种植,但因品种、技术落后等原因,半途而废。“实际上鄢家乡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是很适合花椒种植的。”一番思量后,夏斌决定还是在当地种植花椒。

  由于4月底前花椒树苗就需入土栽培,夏斌立马前往重庆购置了十多万株花椒树苗,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协调下与400多户农户签订了合同,仅用10天就完成了土地调整,到了2010年5月初,第一批1000亩地全部平整完毕。

  土地入股就地打工多元发展助农增收

  而今,漫步在鄢家乡的田间地头,阵阵青花椒的芬芳扑鼻而来,当地3000多亩的青花椒已相继成熟。

  鄢家乡石坝子村二组村民吴少元最近都在忙着采摘花椒。老吴的儿子一家现已定居贵阳,家里的5亩多田地只能由吴少元和妻子打理,过去老两口只在田里种些玉米、小麦以维持家里的口粮,挣钱根本无从谈起,如今却变了样。

  “今年,我们家5亩地预计能收大概1000公斤的花椒,按照当前7元/公斤的市价算,光分成就有2100元。再加上务工收入和采摘收入,几项加下来有近8000元入账呢!”吴少元乐滋滋地说。

  “当初,他们问我到鄢家乡发展有什么要求,我就说要让农民以土地入股。”而今回忆起来,夏斌说他从最初就决定了要在鄢家乡推行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农民以土地入股,真正做到利益分成,风险共担。

  “我们主要采用 ‘631’的模式进行利益分成。”夏斌介绍说,农户以土地入股,成为花椒产业发展的真正股东,收获时分成30%。他作为业主投入种苗、技术、管理等,分成60%,合作社占股10%作为公积金。“另外,有经验的技术员也可以技术入股,其收益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提成组成。”夏斌说,采取了土地入股方式后,农户的收益呈现出多元化,除了30%的收益分成外,他们在基地打工每天还有务工收益,到了花椒采摘季节,农户采摘自家地里的花椒还能拿到1.2元/斤的采摘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花椒 土地 品种 核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