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身高只有1米2的我,无法选择自己的身高,也无法回避别人看稀奇看古怪异样的眼神。我曾经自暴自弃,但与那些脚手残缺的残疾人朋友相比,至少我比他们幸运得多,他们尚且能够坚强的活下去,我的这点残疾又算得了什么呢。为了家庭,为了生活,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尽管我要付出数倍于常人的艰辛和努力,暗暗下决心,要试一试,闯一闯,干出点名堂,让自己及家人有尊严地活着。”这是现年30岁,家住贵州省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茶园组,被村民尊称为“小矮哥”的王华银面对笔者说的朴实的话语。
尽管要付出数倍于常人的艰辛和努力,但也要有尊严地活着。王华银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身体矮小,身高只有1.2米左右,别人异样的眼神,成为王华银心中永远的痛,对于一个身患侏儒症的人来说,谈起生活与创业的艰辛,王华银怎么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30多年前,伴随着呱呱的啼哭声,一个小男孩在福泉市牛场镇一个较为偏僻的小村寨一户王姓村民家诞生了。这个诞生的小生命就是王华银,王华银的出生,让全家上下高兴得笑合不拢嘴,喜上眉梢。然而,好景不长,渐渐地,王华银的父母发现,王华银明显与同龄人不一样,别人的孩子都长得很高很快,但王华银与其哥哥一样怎么也长不高,后来经过多方检查和治疗,才知道王华银与其哥哥一样,都得了侏儒症,长不高。
一家出了两个长不高的孩子。村里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王华银一家思想压力,可想而知。从小,就因为怎么也长不高,王华银不知遭受了多少的嘲笑和冷眼,懂事的王华银心里很痛苦,只好加倍学习,用勤奋缓解人们的异样的眼神。从小学到初中,王华银的成绩都很好,成绩都是班上前3名。1990年,初中毕业时,本想继续读书,考个大学或者读个技校,可是由于家庭的困难和自身身高残疾的现实,让王华银陷入了痛苦的选择之中,最终王华银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想法,决定自食其力,靠打工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
由于年纪还小,无法进厂打工,王华银就赶转转场摆地摊,打火机、报纸、农药等,什么好卖就卖什么。在摆地摊中,王华银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同时坚定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他在街上看到了一些肢体残疾的残疾人朋友生活的更加不易,作为自己,虽然也是残疾人,但自己只不过是身体矮小一些罢了,自己四肢都是健全的,与常人无异,与其他残疾人朋友比较起来,王华银感觉自己幸运与幸福得多。
也正因为如此,在摆地摊求生中,王华银对同样残疾而坚持自己求生的残疾人朋友倍感亲切,给予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1992年,与王华银一起摆地摊而熟识的家住瓮安的残疾人朋友许华先,生意很不好,经常连吃一顿饭的钱都付不起,王华银这时总是慷慨大方地从当天的微薄的收入中,挤出十几元钱给许华先,让其买的东西吃填饱肚子。看到王华银同样不易,还这样慷慨帮助自己,许华先宁愿去乞讨,宁愿饿肚皮,怎么也不肯接受王华银的帮助,但是不管许华先怎么推辞,王华银总是一直想办法在许华先困难时帮一点,这样一直坚持了4、5年。也正是王华银的这种勤劳,这种慷慨与善良,乐观与爱心,赢得了大家的赞赏与尊重,不在称呼其为小矮人,无论大小,无论老幼,大家都亲切地尊称他为“矮哥”。从此,王华银“矮哥”的名号就此叫开来了。
经过几年的摆地摊生活,“矮哥”感觉到赚不了钱,于是决定回家利用家里较为宽敞的山林、空地发展养殖,争取能够早日致富。说干就干,2006年,王华银开始养鸡、养猪,然而由于没有技术等原因,到2009年,养了三年的鸡和猪,一算账下来,王华银不但没有赚钱,把自己摆地摊积攒下来的老本及亲戚朋友借的本钱全部花光之外,还倒亏10000余元。
此时在热心人的牵线搭桥下,“矮哥”王华银收获了爱情。结了婚,王华银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家的这份责任,2009年春节刚过,王华银决定外出到浙江打工。然而,由于身材矮小,浙江许多工厂都不愿接受王华银进厂打工。最终在王华银厚着脸皮,死磨烂缠下,一个灯饰厂的老板勉强同意接收王华银进,但工资非常低,每月只有工资1200元。
2010年,王华银有了孩子,家庭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矮哥寻思着光靠每月打工的工资养活一家人,那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家里的父母还需要人照顾。想到此,王华银决定回家创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2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