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卖不完,明天就算降到每公斤6毛钱都没人买。”5月20日中午12点多,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的玉米销售区中,停放着近40辆满载玉米的货车,大多数老板都蹲在车上乘凉。
商贩纷纷表示,今年外省收购商锐减是滞销主因;云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赵俊称,玉米产量供过于求,相对区域的市场需求量饱和导致今年玉米滞销。
批发蹲守10多个小时
只卖出800多公斤
大约半个月前,玉米大规模上市。刚上市时批发价为2.8元/公斤,现在降至2.3元/公斤,降幅为18%。根据市场规律,大部分产品上市一段时间后,价格都会比刚上市时低,这是正常现象。但奇怪的是,从刚上市起批发价就比田间地头的价格还低,玉米商贩一路亏损。
“我凌晨就从富民拉了近5吨甜脆玉米往昆明赶,早上6点就到市场了。从地头拿货的批发价是2.6元/公斤,可市场的批发价仅为2.3元/公斤。照这种价格,算上运费等最少亏了900元。”临近下午1点,商贩邓先生的玉米虽然只剩500公斤,但也是以亏损告终。“前几天低于地头批发价我也不卖,但摆到第二天更是没人买。所以只要亏得不离谱,都想着早点卖完了事。”
张女士卖的是糯玉米,为了抢占先机,她凌晨刚过就将玉米车停到了销售区路口的有利位置。但10多个小时过去了,她只卖出去800多公斤,眼看着剩下的7吨多玉米,她无奈地蜷缩在车上乘凉。
“玉米长在地里的时候喜热,但掰下来之后经不住高温,水汽蒸发后就更是没人愿意买了。现在还能卖2.3—2.5元/公斤,过了下午3点,每公斤1.5元也只能卖了。”张女士称,她今年卖玉米一开始就亏,头车货从石林以2.7元/公斤的地头批发价收购,拉到市场里只能卖2.3元/公斤。过了几天她才发现,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外省的收购商,单靠内销,就只能认栽。
零售新鲜玉米降价卖
生虫的论堆卖
在篆新农贸市场里销售玉米的商贩也是屈指可数。时近下午5点,仅有三四个玉米摊前还堆放着大量的玉米。新鲜的降价促销,已经生虫的就论堆卖。尽管如此,市民对玉米的兴趣仍然不高。
“我昨天拉了50多公斤糯玉米来卖,每公斤6元,只卖出去一半,剩下的今天几乎都生虫了,就卖3元一堆,一堆应该有1公斤左右。”摊主说,以前玉米当天就能卖光,不可能出现卖到生虫的现象。
另一个玉米摊上堆满了剥好的玉米,甜脆的和糯的都卖5元/公斤。摊主脚边还剩下将近100公斤的未剥玉米。“早上每公斤卖7元,但问的人多买的人少,降成每公斤5元后,终于有顾客买了,但销量仍然不好。”老板说,半个月前,市场里卖玉米的商户大概有10家,但几乎都不好卖,所以卖玉米的越来越少。
市民林女士挑选了3包甜脆玉米后,准备付钱,尽管老板一直劝说让她选够一公斤,她仍然拒绝了。她说:“我每天下班后都会来买菜,玉米每天都能买到,当天吃当天买比较好。”
原因玉米种植规模大
外省经销商需求小
“几年前,甜脆玉米主产区在禄丰,糯玉米在西双版纳,现在几乎全省各地都在种玉米。弥勒、石林、陆良、富民、宣威等地都有玉米种植基地。如此大的种植规模导致玉米滞销。” 云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赵俊说,农作物的种植存在滞后性,市场具有盲目性,种植户看到某种农作物销量好、价格高,便会自发地大量种植。而鲜玉米只具有食用功效,需求量有限,市场供过于求就导致滞销。
此外,经过长期发展,种植户与外省收购商之间已形成相对固定的订单式生产关系,相对区域的市场需求量饱和,消耗不了过多的鲜玉米。
赵俊表示,为了帮助玉米种植户,他们正积极与外省经销商联系,提供相关信息吸引外省经销商来收购。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2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