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俗名蚂蟥,对多种疾病治疗具有极好的功效。由于药用价值很高,以致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我国南方首次进行了人工饲养,并获得成功。之后吸引了很多人饲养水蛭谋求创收致富。
一直在外务工的洪泽县黄集镇良河村村民朱步军,从网上得知这一信息后,经过一番走访调研和学习培训后,便回乡投资饲养水蛭,踏上了创业致富路。
踏上创业路
今年40岁的朱步军,高中毕业后,学了一门木工手艺。后来听说外面的钱好挣,便带上一帮人手来到了南京,从事住房装修,一干就是17年。由于搞装修属于流动作业,走东家串西家,一天下来,人很累,生活上饱一顿,饥一顿。虽说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但朱步军总觉得没有什么盼头,加上父母都到了花甲之年,对家里的农活渐渐力不从心了。于是他一心想回乡寻求致富项目,这样既能创收,又能照顾家人和孩子。为了选择合适的致富项目,朱步军特地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有空就上网搜寻。从多个致富项目中,他点击了自己熟悉的水生动物水蛭,水蛭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导致野生水蛭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除了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青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外,还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因此人工养殖水蛭成了热门致富项目。经初步了解后,朱步军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可以回家乡养殖水蛭。于是根据网络提供的相关信息,怀揣现金,他先后到安徽、山东,以及泰州、南通、宿迁等地的15个水蛭养殖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并参加养殖技术培训。
不畏苦和难
2014年春节,准备充分的朱步军回到家里,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父亲,并得到了父亲的赞同。他于是决定扎根家乡从事水蛭养殖产业,结束多年在外奔波打拼的流浪生涯。
养殖水蛭需要一定的水塘面积,可家乡没合适的场地怎么办?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朱步军决定利用自家的承包地,进行开发整理。这样既不求张三拜李四,又不需要跑上跑下、围前围后。于是他找来挖掘机械,将自家的3亩地挖成1米深的池塘。然后按照掌握到的制作规格和要求,分育苗和饲养两个区域。将育苗区域制成拱棚温室,添置保温盒、温度计;在饲养区域设置条状网箱,每一步都很考究。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3月初,朱步军正式开始投养,一次购回10盒水蛭卵,每盒装有600—800个水蛭卵,正常每只卵可孵化出30尾水蛭苗,这样可饲养出22万只水蛭。至此,朱步军已累计投入资金20多万元。从开始施工到正式投养以来,为了全面掌握养殖技术,朱步军吃住在养殖池塘边的板房内,实行全天候管护和考察,天天留下养殖日记。发现难题及时与其他的养殖基地进行沟通请教。
实现同致富
据朱步军介绍,水蛭人工养殖最适宜在长江以南的地区,一年可养殖两茬,可在苏北因受气候限制,每年只能饲养一茬。目前水蛭养殖全程技术和技巧他已基本掌握,2014年的投养数量,按照水货每斤70元、干货每公斤1070元的现价,纯收入应该在10万元以上。本来应该在9月份就能清塘出售的,可是在养殖旺期或者说养殖关键期的7、8月份,天公不作美,多阴雨天气,缺少大量的光照时间,温度也偏低,这样就只能到10月底了,而且水蛭个头小、产量低。在谈及下一步打算时,朱步军信心不减,他说,2014年盈利不太理想,但是天为不是人为,像这样的天气现象毕竟是少遇的。谈到未来的打算,他表示,2015年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请求镇村帮助协调,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养殖池塘面积增加到60亩。等水蛭养殖完全成功后,申请成立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民投身到水蛭养殖产业中来,共同实现增收致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2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