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小伙儿刚来时,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50多岁的孙立芝是上黎城村村民,有着20多年的种菜经验。3月中旬起,她便被“书记”朱立聘任为“公社生产队长”,下辖11名种植队员,负责农场种植技术。经过对农场土地进行病虫害处理,如今,23个温室正常运转,豆角、西红柿、茄子等20多种蔬菜也生长旺盛,4个青年创业初期的农业技术难关也迎刃而解。
给农业插上互联网翅膀
然而,对他们而言,打理好这个农场只是一个开始。朱立、邓文等城里来的“公社书记”一出手,思维便和别人不同。他们的主要精力并不是放在打理好农场、种好地,而是如何运用互联网,打造一个农业O2O销售平台,实现消费者、种植者之间的无缝对接。
“我们不是单纯在种地。”朱立说,为给农场注入互联网元素,早在还未承包下地前的几个月里,开互联网公司的邓文和杨林,便未雨绸缪,研发出了新聚点电商平台,朱立则负责在前期积累的客户群体中发起预售蔬菜。“农场开工前,就积累了50多个年度会员,每人年交会员费8800元,每周可享受我们配送的10公斤蔬菜。”在朱立等人看来,蔬菜还没有种上,前期投入的资金就回笼了一部分,用来继续投入到搞电商平台的后期研发上。目前,他们研发的电商平台,经过半年的运作,每天订单都有200余个、销售额5万元,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也超过2000人。
有了第一个阶段的胜利,他们没有忘记学习,进步也很迅速。出差的飞机上、工间休息时间、晚上睡觉前……4个合伙人只要一有时间,便都在“啃”着农业方面的书籍,研究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3个多月时间里,4个人一共读了200多本书籍,有关于茄果类种植、林地养护,有鱼类、家禽养殖等方面,甚至还包括葡萄、蓝莓酿酒技术。“朋友们都开玩笑地说,我们的团队应该起个名字叫‘精神病院’,因为我们都已经‘疯了’。”朱立笑言。
经过“上山下乡”,“公社书记”们现在一个个晒得都皮肤黝黑。然而,他们却一改往日的休闲状态,把本职工作以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研讨以后的发展方向。白天,他们在各自公司忙着一摊事,晚上或聚在农场、或在城区找个茶馆、或通过微信群,“没日没夜地交流、碰撞着离奇的发展构想,常常一聊激动便是一个通宵。”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们,在农业上的创业激情才刚刚点燃。
其实,这4个合伙人之间也争论过,其中最激烈的争论是今后的发展模式。“保守派”邓文等3人认为,应缓慢发展农场会员,电商平台应稳步推进;而“激进派”朱立则认为,会员应该只保持在一定数量,应该迅速引入社会资本,在半年内融到千万以上的天使投资,发展散户来订购蔬菜,抓住“风口”飞起来。最终,少数的“激进派”胜利,3个人在朱立的劝说下达成了一致:利用一切资源,寻找第一轮天使投资人,发展电商平台,扩大在普通消费者中的影响力。
“请允许我先吹5分钟的牛。”这是朱立面对每个投资人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他们看来,如果今年A轮1000万元的融资到位,长子营镇的这座50亩农场只是他们的一块试验田,以后还要在北京,甚至全国建立多个农场,配以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解决周边农户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互联网行业发展是几何式的增长,按照目前的推进速度,几个月后每天能有1000多订单量、销售额20万元,不成问题,这样一来谈融资也就更有了底气。”朱立自信地说,他们给投资人的承诺是两年内销售额达到1个亿,“到那时,我们现在的工作都可以放弃,农业才是我们的主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2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