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闯城“憨小伙” 创出“五个一”


  返乡创业

  打造农业观光园

  随着近年来市民对蔬菜、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2010年张兴顺又将他的经营理念扩展到了农业产业领域。他觉得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是百姓健康的基础保障,于是又有了建设一家能为百姓提供放心菜的农业产业园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阅历的积累,张兴顺的投资经营理念也越发稳妥。他首选了家乡小北关村,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多年的改革开放,家乡没有太大变化。村里工商业几乎没有,村民种地仍是30年前的小麦玉米轮作,村民的生活也就是“年吃年喝”。张兴顺深感早应该为家乡父老多做些有益的事。他与村干部一同和村民代表共商,在家乡建一个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用地从村民手中流转,园区每年支付流转出土地村民的土地使用费,同时为有意去园区或张兴顺旗下公司工作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2010年5月,北京碧海圆生态农业观光有限公司在张兴顺的家乡——张家湾镇小北关村建成。园区占地1060亩,总投资1.3亿元,吸纳了当地300多名农民就业。目前园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拥有4个种植基地,建有蔬菜日光温室130座、餐饮会所一座、日光温室育苗棚2座。园内还设花溪景观带、四季花果林、农家乐、儿童游乐、婚礼拍摄、结婚礼堂等功能区块,将度假与养生有机结合。为满足顾客需求,园区还提供住宿、运动、娱乐等场所。

  为了寻求特色发展,张兴顺引进了板蓝根、穿心莲、桔梗、射干等中药种植技术,在日光温室、园区绿地、花圃及周边进行采摘和绿化美化种植。由于板蓝根是我国中医药广泛应用的消毒中药材,且被人们广泛认可,植株驱虫、除草效果也比较明显,经过2年的实验种植,园区环境得到了有效净化。在此基础上,张兴顺还聘请了中药专业人员把关,开发了板蓝根鲜叶菜肴、食品、汤羹等美食,吸引了大批市民来园区休闲度假、观光采摘。

  庭院经济

  携手村民共致富“碧海圆”创办之初,张兴顺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满足百姓需要,走大众路线,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文化理念。园区通过种植绿色健康的蔬菜、水果和药材,为周边村子甚至是通州城区提供了优质健康的食品。为了更好地帮助家乡发展,实现村企共赢,张兴顺还成立了北京碧海圆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周边两百户农民种植蔬菜,入社农民达到170多户,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同时他还注册了“碧海圆”商标,对农产品进行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并承接了通州区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在园区内实施农产品从种到销售的全程物联网管理,并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蔬菜加工实用技术——鲜切蔬菜加工技术,有效解决了周边蔬菜种植户卖菜难的问题。

  为提高农民勤劳致富的本领,张兴顺与张家湾镇组织部、农业管理办公室合作,在园区内建起了“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每年为农户提供5到8次技术培训,他个人也获得了高级农村实用人才、通州区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通州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成果宣讲团成员等称号。

  此外,针对家乡小北关村部分家庭因病、因残劳动能力不强的贫困家庭如何致富的问题,张兴顺也没少动脑筋。经过多方考察,他将方向定格在了轻体力、低成本、易栽培、收益好、无公害、前景看好的黑木耳栽培上。于是他五上东三省取经学习,带回来适合本地种植的庭院式小型黑木耳菌种,又组织村里30户劳动能力不强的贫困户家庭进行种植。为让这些家庭尽快脱贫致富,并安心生产,张兴顺免费为大家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技术及指导,同时还回收大家的成品,彻底解决生产农户的销售之忧。通过“庭院经济”惠民项目,短短半年的时间,小北关30户困难户就增收了近5000元。看到大家因为种木耳有了收入,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张兴顺也打心眼儿里替他们高兴。去年,小北关、前南关等周边多个村的300多户农民都通过农家庭院种植黑木耳实现了增收致富,张兴顺说,今年他还将计划再带动200户,让“庭院木耳经济”在张家湾镇生根发芽。

  创业心得

  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小伙子成长为拥有上亿资产的企业家,张兴顺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自身的勤奋和聪慧之外,也与他的诚信和爱心有关。从卖茶叶起,张兴顺就很注重人缘的积累,在他看来,老顾客和众乡亲的捧场与支持,是他能把企业一步步做大的根本支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黑木耳 茶叶 蔬菜 木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