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培养出健康的猪群,必须规避氨气的危害。无论猪舍结构如何,只要猪舍中存在人可以感觉的明显的氨臭味(10-20mg/m3),就会影响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即或猪舍中没有人可觉察的氨味,仍旧要重视猪体内内源性氨对猪群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影响。遗憾的是,目前多数猪场不重视氨的危害,更不知道如何提高猪群血氧水平。
家畜长期处于畜舍空气中,氨的容许量应限制的更严格,我国无公害养殖GB18407.3规定,场区<5
mg/m3,猪舍<20
mg/m3,牛舍<15
mg/m3。人对于8
mg/m3的氨一般不易察觉,15
mg/m3时已有感觉,38
mg/m3时引起流泪和鼻塞,76
mg/m3会使眼泪、鼻涕显著增多。NH3是动物圈舍内公认的应激源,在氨浓度为10—15
mg/kg时,会降低动物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同动物对氨浓度有着不同的耐受力,反刍动物对氨的耐受比单胃动物强,猪的耐受比鸡强;而鸡的幼雏对氨比较敏感。
1
外源性氨(环境中氨)的来源与对猪体的危害
1.1
外源性氨的来源
猪舍内氨来源于猪粪尿等有机物的分解,在分解过程中还会产生其它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粪臭素等。在没有使用明火保暖的封闭猪舍内,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危害最大,若通风性能较好,氨浓度一般在10-20mg/m3;若通风性能差,氨浓度在30-50mg/m3,或更高浓度;二氧化碳一般会远远超过300mg/m3,无直接致病性,但会影响氧交换量,使呼吸变得深快;硫化氢的浓度一般小于10mg/m3,影响甚微,氨是猪舍中最具危害性的气体。若使用明火保暖,又没有良好的管道排气系统,那么除了氨和二氧化碳外,一氧化碳常常也是危害猪群的有害气体。
1.2
外源性氨对猪群的危害
氨是可溶于水的气体,形成强碱性氨水。猪舍内氨与眼结膜接触或吸入呼吸道内就溶解于粘膜表面的水份中,强烈刺激粘膜发生炎症,出现眼结膜潮红、水肿、外翻、喷鼻、咳嗽,严重的发生喉气管粘膜水肿、肺水肿,诱发肺炎或者亲呼吸系的传染病。
空气中高浓度的氨可通过肺泡毛细血管壁弥散到血液中,提高了血氨浓度,影响猪体健康。高浓度的氨还会影响饲养员的情绪和健康,会腐蚀设备。
2
内源性氨的来源与对猪体的危害
2.1
内源性氨的来源
第一,来源于猪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产物,这类氨的产生是正常代谢过程,产生与解毒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导致血氨升高。第二,来源于肠道未吸收的含氮有机物、脱落的消化道粘膜上皮、消化道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消化道死亡微生物的分解产物。肠道氨会通过肠粘膜上皮吸收,经门脉循环进入血循环,使血氨升高。肠道内氨产生的数量受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如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抗营养因子,饲料的物理特性,肠道微生物群落等等。一个人一天平均产生4克肠氨,猪目前无据可查,依其采食量推测大猪一天产氨应在20克以上。此外,疾病也影响肠氨产生,肠出血的病例(血痢,劳累氏病,梭菌性肠炎)会产生大量肠氨并被吸收。
2.2
血氨升高的危害
当猪体内血氨升高,打破氨产生与解毒平衡时,猪只就会耗损更多的能量与相关氨基酸来转运和解毒过多的血氨。一克分子的氨重17克,一克分子葡萄糖重180克,一个氨分子解毒要耗损4个ATP,一个葡萄糖分子氧化可产生36个ATP,因此一分子氨解毒要耗损1/9葡萄糖分子氧化产生的能量,因此,解毒一克分子氨(17克)要耗损20克葡萄糖氧化产生的能量。一摩尔葡萄糖含葡萄糖32.7克,可产热能468KC,20克葡萄糖可产热280KC。10Kg活猪,每Kg增重所需的生产能量为4286KC,280KC可用于增重65.3克(280÷4.286=65.3克)。由此可见,一头猪一天若产生17克肠氨,就要耗费280KC能量,生长速度减少65.3克。
血氨升高,要动用大量谷氨酸和精氨酸解毒。肌组织中的氨与丙酮酸结合生成丙氨酸,运送到肝脏,经再脱氨在肝脏进入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而解毒;脑组织中的NH3与谷氨酸结合生成谷氨酰胺,运送到肝脏脱氨,氨与瓜氨酸结合进入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而解毒。鸟氨酸循环中要消耗大量的精氨酸。谷氨酸、精氨酸是肠细胞的必需氨基酸,大量的谷氨酸、精氨酸用于血氨运输与解毒,直接用肠细胞营养的就减少,造成肠细胞血供减少。因为精氨酸是NO(一氧化氮)的前体,NO可扩张肠黏膜微血管,改善肠管供血。肠黏膜供血减少,黏膜上皮脱落更新加快,营养吸收减少,粘膜免疫力下降,因此,临床上常见浓氨环境中,猪群腹泻增多,生长变慢。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9-08/hq_11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