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杭州绿地”用技术打造精品桂花 聚焦 全国十佳苗圃



  若有人问,业内的桂花生产企业中,谁的技术含量高?哪家的桂花容器苗数量多?估计不少人会想到杭州绿地种业有限公司。长江以南的桂花生产商数不胜数,竞争异常激烈,而这家2002年才闯入此圈的新秀,为何能在短短数年间脱颖而出呢?
  技术以市场为先导
  同很多老品种一样,传统的桂花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向已难获得高收益。对此,“绿地”掌门人丁旭升认为,只有依靠技术。但没有市场的技术对企业毫无意义,所以“绿地”最初确定技术方向时就以市场为重。
  在对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分析之后,丁旭升得出两点预判。首先,绿化市场对品质的要求日益增加,容器苗已成趋势,桂花容器苗前景广阔。其次,桂花盆栽市场刚刚起步,规模化、系统化生产桂花的企业少之又少。
  市场需求明朗之后,接下来就要耐心攻关了。
  发展以技术为脉络
  想规模化、系统化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并不容易,从品种收集、容器栽培技术摸索,到株型矮化、花期控制等一系列难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难怪丁旭生笑谈,公司从2002年建圃开始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关于桂花的科研史。
  品种是产品的基础,2002年,公司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种源,进行品种体系划分。2003年底,品种资源圃建成。为了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种源收集的工作至今仍在继续。
  2004年和2005年是“绿地”繁育技术和容器生产技术的攻关年。从育苗方式到基质配比,从水肥管理到整形修剪……功夫不负苦心人,两年时间,该公司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容器桂花生产方案,喷灌系统、遮阴网、地布等现代化生产设备被广泛使用。
  接下来的两年被丁旭升定义为盆栽技术年。株型矮化、反季开花、花期提前等技术难题成为了这两年的科研重点。通过努力,“绿地”掌握了很多技术细节,相关产品也进入了小批量生产阶段。
  为摸清一些具体技术,几年来,“绿地”同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展开合作。合作内容涉及基质配方、盆栽需肥量、抗旱、耐阴、花期调控等诸多方面。
  技术以实验为依托
  在“绿地”基地,有一位骑自行车奔走的大忙人,她就是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孙坚红。在她自行车后座上夹着一个小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关于桂花的各项数据。“生产靠技术,技术源于实验。”农业的实践性在孙坚红的话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实验要求孙坚红每隔两天对各类实验桂花拍照、记录一次,而基地内所有实验苗全部拍、记完毕,大约用时两天。这时,她新一轮的工作又要开始了,其强度可想而知。但正是这些数据,为“绿地”的科技战略提供了依据。“这些数据相当昂贵,随便一个实验就要用去上千株苗。从成立至今,公司近40%的小苗都用在了实验上,成本不菲。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丁旭升对科研投入毫不吝惜。
  现在,“数据库”成了“绿地”制定各项企业生产标准的依据,包括桂花品种评价体系、扦插育苗规程、容器栽培方法、盆栽小型化控制等,其中部分标准还通过了杭州科技局的鉴定,有望推而广之。同时,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即将走向市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桂花 绿地 品种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