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零交会上举办的高峰论坛,是生产企业与花店零售业的一次面对面沟通。看似老生常谈的品种和品质问题再度浮出水面,成为争议焦点,同时也将行业发展中的隐忧清晰地暴露在产销双方的面前。
新品种无人问津,是生产品种不对路,还是销售推广不给力?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特意在本届零交会上推出20多个鲜切花新品种,绿翼(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也展出了他们从国外进口的十几个玫瑰新品种,然而花店业对新品种普遍不太“感冒”。究其原因,一是新品种价格高,而消费者对新品种的接受和认知度还不高,销售风险大;二是新品种需要花艺师应用设计加以推广,这对于一些基本上靠模仿来生存的小花店来说,不具备推广能力,新品种再好也不懂得如何应用;三是中间环节的批发商也不愿碰及新品种,因为常规品种依然是他们销量大且稳定、盈利最丰厚的首选。
花店业界经常抱怨:消费者越来越挑剔,求新求异、个性化需求已经日益凸显,常常会有消费者因为不满意花店销售的花卉而自带花材来店里进行包装,着实令花店经营者感到汗颜。花店不仅仅是一个销售鲜花的场所,更应该成为引导消费的一个前沿窗口。很多花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显得束手无策,有的甚至不惜打价格战来维持生计。其实不少成功的花店已经走上另一条路,那就是以差异化经营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引进新奇特的花卉品种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新品种在推广过程中肯定会有难度,花店不能一味地埋怨消费者不懂花卉,不懂艺术;即便如此,也更说明花店业在整个产业链中需要肩负引导消费、培育市场的重责。
说到品质问题,必然要追溯到上游的生产环节。目前昆明依然是我国鲜切花主产地。近年来,不少花店经营者反应,昆明产的鲜切花品质问题不少,不仅瓶插期短了,两三天就会开爆,有的甚至还出现了霉变、断头、缺斤短两等现象。尤其是戴网套的玫瑰成为矛盾焦点,因为从外观看很难甄别品质的好坏,脱掉网套后问题多多:有的已经腐烂焦边;有的由于储存时间过长,生命力衰退,一两天就萎蔫了。花店经营者不禁发出质疑:难道网套就是生产商的一块遮羞布?
对于这种质疑声,生产企业也是一肚子委屈。玫瑰网套并非我国首创,前些年从厄瓜多尔传入我国后广为应用,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网套从花蕾形成后就开始套上,可以确保同批次花的开放度整齐划一;二是采切、运输过程中可减少对花朵的人为损伤。按说给玫瑰戴网套的初衷是好的,但有的生产企业的确将网套当成遮羞布,以次充好、过度储存、野蛮包装等问题都被掩盖在遮羞布里面。
并非所有的网套都被用来遮羞,很多高品质玫瑰恰恰是得益于网套的呵护。因此,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用了网套,而在于生产商是否诚信、销售商如何鉴别防范。
花卉究竟是商品,还是艺术品?认为是商品的自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不惜将原本装240枝切花的包装箱内硬塞进1000枝,试想这样运输过来的鲜花还能有品质保证吗?包装、物流、储藏、运输等每个环节,都对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然,那些将花卉视为艺术品的人也并非自命清高,不食人间烟火,但他们至少有一颗爱花、护花的心。正如一位从荷兰学习归来的花卉生产商所感慨的那样:从荷兰人拿一把花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他们是真正把花卉当事业的人。
我们暂且不论花卉到底是商品还是艺术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花卉是有生命的鲜活品。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抑或是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如果都能以“一个真正做花的人”的心态来对待她们,呵护她们,这些美丽而短暂的生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延续和升华。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9-07/hq_11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