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艺作品变成市场俏销的产品,同时又不失大师级别的花艺水准,这是很多花艺师的追求。现在,有人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十分精彩???
2006年12月16日,台湾花艺师张博宸的第二家花博馆在上海新建成的精盛花市开业了。早在2003年,张博宸就已经在上海虹桥花市开了一家花博馆,主要经营仿真花花艺作品批发、零售和花艺工程。目前仿真花花艺作品的营业额占花店总营业额的60%以上,主要客户是家居店和室内设计师。
这样一位在花艺上有着较高造诣的花艺师,是如何想到要将自己的作品商品化,走批量生产之路呢?这要追溯到他在美国学习期间,当时他发现美国许多花店都是做标准化鲜花花礼的批量生产和销售,这主要靠美国完善的物流系统帮助花店完成快速、便捷地配送。这是张博宸在祖国大陆没有见到过的,所以印象很深。回到祖国大陆后,在经营花博馆的初期,不断有顾客询问、购买他制作出的仿真花展示作品。购买人数之多,购买数量之大,让张博宸想到,尽管花艺讲究个性展示,但是市场存在着一部分购买同样产品的消费群体,再联想到美国花店的经营模式,于是张博宸认定,尽管祖国大陆的物流还不算完善,但相对于鲜花,仿真花花艺作品的批量生产、销售就容易多了。
在经营仿真花花艺作品的3年中,张博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花艺师要了解市场。张博宸在台湾台北花苑工作期间,积累了花艺理论和商业实践的丰富经验。他认为花艺师做市场调研尤为重要。张博宸每年最少3次到德国、美国等国家观看全球性的服装发布展、家居发布展、珠宝发布会等,捕捉流行动向。同时参观当地的建筑,了解当地文化,注意搜集当地的民俗、家居风格、花艺风格等资料,这些都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他还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大量阅读花艺、植物等专业的书刊以外,还广泛涉猎美术、建筑、室内设计等多方面学科,触类旁通。他经常翻阅《家居廊》、《今日花艺》等杂志,及时了解花艺资讯。
第二,作品设计要迎合市场。张博宸认为,花艺师要分清纯艺术和商业艺术。纯粹的艺术品不一定符合市场要求,这就需要花艺师要将纯粹艺术转化为符合市场需要的艺术商品,将成本核算引入其中。如何转化呢?对此,张博宸认为,可以将花艺作品中比较复杂的制作方法通过一些替代方法简单化,比如一些复杂的架构,就可以使用市场上一些具有相似精致度的替代品,这样可以降低花艺作品的设计费用,作品的销售价格也就降低了,当作品价格达到市场能够接受的程度,这个作品也就成为了可以大量出售的商品。
第三,花艺师要注意挖掘节日卖点。花艺工程更多体现的是花艺师的个性,只要客户满意即可。而花艺商品更多考虑的是被大部分人能够接受、购买,这就需要设计师主动去找卖点。首先进行卖点预测,一般节日卖点较多,根据节日特点,由花艺师寻找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色彩搭配,再设计出花艺草图,经过整个花艺设计团队比较,选择出认可度高的草图,再进行制作、销售。比如春节快到了,张博宸将色彩锁定在红、金两色,同时也会选择一些桃红色、暗红色作为搭配色,在选择深色系仿真花时,他会点缀一些黑色,不超过总体积5%,作为过渡色,让作品看起来非常协调。如果选择浅色系的花材,他一般都会选择不超过5%的白色,这是一个设计技巧。
仿真花花艺作品与许多商品一样,面临着销售风险。目前花博馆每个设计一般一次会生产30盆花艺作品,如果卖不出去,就会出现积压。如何降低风险呢?张博宸有两个方法,一是设立由专人负责的品管站。品管人员对每个标准化商品进行监测,工人的制作要严格按照花艺师的样品进行,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影响花店的品牌。二是面对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的产品库存问题,花艺师要随时调整产品设计,将库存花材改变设计后,搭配到热销花材中去,尽量重复使用花材,可以减少库存压力。
此外,张博宸认为,一个人不能身兼二职,花店的花艺设计和管理应该分开,花艺师主要负责花艺设计,应该有专人管理人员、销售等。如果都落在花艺师的肩上,就会分散他的设计精力,又怎么去敏锐捕捉市场动向呢?在花博馆张博宸只负责密切关注市场,设计符合市场的高品质商品,而其他的事情都是他的太太苏薏苹在打理,这也是他在商业化道路上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9-02/hq_11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