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内蒙古生态建设成果令人欣喜和惊叹



  2013上半年,完成造林绿化771.62万亩,人工造林432.32万亩,飞播造林63.5万亩,封山(沙)育林275.8万亩。
  2013上半年,完成义务植树8141.17万株,四旁植树3049.2万株,补植补造219.38万亩。
  2013上半年,完成人工种草726.80万亩,饲料作物种植848.77万亩,草地改良234.80万亩,饲用灌木371.82万亩,草原围栏641.86万亩。全区草原平均植被盖度为36.5%,植被平均高度为22.5cm,均比上年度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内蒙古生态建设的最新成果,令人欣喜。
  内蒙古生态建设的巨大变化,令人惊叹。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实施六大生态建设工程全部覆盖的省区,内蒙古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全力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全区各地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绿化等方式,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18亿亩,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实现持续“双增长”。
  据2009年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与2004年相比,2009年内蒙古流动沙地(丘)面积减少了138.75万亩,半固定沙地面积减少了107.10万亩,固定沙地面积增加了191.85万亩,重点治理的浑善达克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由2004年的8299平方公里,减少到1621平方公里。五大沙漠周边重点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五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提高。
  2000年,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面积1588万亩,森林覆盖率12.16%。截至2012年底,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32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06%,各项指标均超出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25%。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鄂尔多斯荒漠化土地面积较2004年减少了262万亩,年均减少52.4万亩,减幅为全区荒漠化土地减少面积的37.5%。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6.92万亩,年均减少3.38万亩,减幅为全区沙化土地减少面积的9%。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减少36.37万亩,年均减少7.27万亩。流沙面积由2004年的1715.96万亩减少到2009年的1581.75万亩,年均减少26.8万亩。
  按“十二五”规划部署,到2015年,内蒙古将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建设任务6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5%,提高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4.1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000万立方米;内蒙古草原生态持续退化的局面将得到显著改善,草原植被盖度将由现在的37%达到42%以上,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
  自1998年国家陆续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来,内蒙古每年承担着全国人工造林1/10的任务。
  天保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工程区森林面积增加了4616万亩,约占全国天保工程区森林面积增加量的30%;林木蓄积增加了1.7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保工程区森林蓄积增加量的24%;天保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7.56个百分点,森林碳汇增加了3.2亿吨。二期实施两年来,完成了336.7万亩的公益林建设任务。
  三北防护林工程治理成就颇丰。内蒙古初步形成了乔灌草、点线面、带网片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体系,7000多万亩农田、1.5亿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的保护,2.4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取得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预计到2020年,内蒙古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15%,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防护林体系。
  京津风沙源工程有效扼制生态恶化。治理工程区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1.9%,占全国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总面积的80.6%,涉及全区4个盟市、31个旗县区,截至目前,共完成林业建设任务4322.26万亩。沙区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屏障初具规模,生态效益开始显现。
  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改善环境。内蒙古承担的全国人工造林任务居全国之首,“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完成退耕还林工程投入138.85亿元,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92.2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52.93万公顷,封山育林9.33万公顷,涉及退耕户153万户、597万人,近50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3.8亿棵。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恢复生态。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全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比2010年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草群平均高度增加了2厘米,天然草原牧草干草平均单产增加了21.7公斤,牧草生长高峰期总产量增加干草2444万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原 森林 土地 荒漠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