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浙江衢州为植物“活化石”撑起保护伞



  “
  古树名木承载着历史沧桑,积淀着人文情怀。据浙江衢州市林业局发布的衢州古树名木补充调查结果,目前衢州市共有古树名木11678株,较十年前增长了1956株。现有古树后备资源(树龄80-99年)551株。
  “
  对于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它们,值得大家思考。
  “
  喜:10年古树名木增1956株
  “
  在11678株古树名木中,一级古树达665株,古树群104个3243株。
  “
  据市林业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古树指的是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古树的树龄,分别对应500年以上、300-499年和100-299年。“从一级古树的数量来看,说明衢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该工作人员说,2005年市政府专门下发了《衢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并对每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登记。
  “
  老百姓保护意识大幅提高,政府层面的资金投入也有所增加,去年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了120万元的资金用于古树名木保护,这是历年来投入最大的一次。
  “
  忧:部分古树生长环境待改善
  “
  10年间古树名木有所增加,但因自然灾害、工程建设、人为破坏等原因使之减少了314株。
  “
  以衢江区全旺镇一株罗汉松为例,在其冠幅垂直投影范围周边都是废弃的民房,其立地生长条件狭窄,树底下还随意堆放着畜禽的粪便,对其根部也造成了很大伤害,整株罗汉松生长环境恶劣,导致生长态势萎靡,加速了它的衰老。
  “
  “树就像人一样,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他生长的最基本条件,但从目前情况看,许多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该工作人员说,古树根系发达,在其冠幅垂直投影范围内不应浇筑水泥,应设立相应的隔离区,禁止人为碰触和踩踏。虽然老百姓以及当地政府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在增强,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保护措施不力,反而影响了其生长。比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的村庄在古树名木冠幅垂直投影范围内浇筑水泥地,供村民、游客游玩,这其实是对它们的破坏。并且,从近几年部分古树枯死的死因分析情况看,人为恶意毁坏古树名木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
  建议:保护要落到实处
  “
  古树的沧桑常给人一种时间的错觉,不仅背负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每年春天新发出的枝桠也象征着新的希望。那么,古树名木如何才能不再受到伤害?根据前述《办法》,古树名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养护责任人,每株古树都有相应的养护责任主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难以落实到位。以航埠镇墩头村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罗汉松为例,之前由旁边看管寺庙的人照料,但其去世后,除了林业部门的例行检查外,这株罗汉松也就处于无人管理的境地。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对古树名木的历史价值认识不到位,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忽视了古树名木保护。
  “
  市林业局一位工作人员提出,古树名木的保护不能停留在口头,而要落到实处。除了林业部门加强管理外,市县乡三级应配套相应的保护资金,确保11678株古树名木有人管理、有钱养护。同时,不要人为对古树采取剥皮、施药、掘根、断技等恶劣手段,破坏其正常的生长,老百姓要切实提高保护意识,让它们能够世代相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树龄 伤害 新农村建设 树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