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内蒙古举行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传出消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已有三分之一面积被绿化,绿化面积达到6000平方公里。
位于内蒙古黄河大“几”字内侧的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京津沙尘暴的重要发源地。在6级风力作用下,这里的沙尘一夜之间,就可以到达北京市区。
从库布其沙漠起家并发展壮大的亿利集团,是库布其沙漠绿化的实践者。论坛提供的数据显示,经过27年不懈治理,亿利集团已绿化库布其沙漠0.6万平方公里,并控制荒漠化面积1.1万平方公里。
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不可逆的沙漠化不同,仅在200年之前,库布其沙漠还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盛景。清朝初年开始的连年战乱、乱开滥垦、过度放牧等“人祸”,是库布其由草原变沙漠的根本原因。
数据显示,和20多年前相比,库布其沙尘天气减少95%;生物种类增长10倍;年降雨量由不足70毫米增长到300多毫米;沙丘高度整体下降了一半。
更好的消息是,长期种植甘草等豆科类植物而形成的“生物固氮”效应,使150万亩沙漠出现了生物结皮和厘米级厚的黑色土壤,初步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专家称之为“沙漠奇迹”。
国家林业局的调研报告显示,通过综合治理,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提高,沙尘暴次数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
今天的库布其,胡杨等绝迹多年的植物重新出现;林间偶尔能看到野兔穿梭的身影;运气好的时候,甚至能看到天鹅在沙漠中心的七星湖里游荡嬉戏。据亿利集团统计,2013年有70至80只灰鹤来到库布其,2014年又出现了成群的红顶鹤。
和沙漠绿色一起延伸的,还有沙区群众的收入。过去散居游牧、靠天吃饭的农牧民,有的以荒沙废地入股做了股东;有的种树、种草、种药材成了工人;有的发展沙漠特色的蒙古族“农家乐”“牧家乐”……10多万沙区群众人均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增长到近1万元,部分达到3万多元。
沙漠绿了,企业富了,农牧民的钱袋子鼓了。这种生态、经济、民生平衡发展的治沙模式,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的高度肯定,库布其也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其成果和模式作为全球环境与发展双赢的案例,多次在联合国高级别会议得到赞誉和推广,并且已在中国的河北、新疆等地推广。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9-02/hq_10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