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回归真实的文化景观 (下)



  3.风景设计不要去迎合低级趣味。虽然曲高和寡不见得会被社会接受和理解,但至少不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这也是我们的底线。设计不是卖白菜,有钱就送货。好设计对能欣赏它的人才具有价值。碰上不识货的,你只能绕着走。我们所具有的文化有高低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不分清是非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恶俗文化泛滥,虚假文化充好汉的局面。
  4.修养是文化的大格局。何谓大格局?那便是整体性、方向性与推动力。如果我们的设计只是局限在鸡毛蒜皮、鸡蛋里挑骨头,那我们就不可能做大。我们要把眼光放在解决系统问题、结构问题以及促进未来发展问题之上,去创造具有文化核心生命力的设计。另一方面我们不要被名利左右。有修养的设计师相信文化景观根植于人性,能与自然融合,彰显对自然的敬畏和人文关怀,同时还要有包容豁达的气度与自由奔放的豪情。
  好的文化景观绝不是一朝一夕的神来之笔,创作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不畏艰辛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追求是这个过程中作品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远离浮华。智慧与修养的不断锤炼才会凝结成风景的气蕴。
  5.生活化的景观内容是文化景观里最现实,也最具活力的部分。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风景的功能内容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体验。活在当下的人怎样去感受周边的风景,未来的人们怎么看待和使用我们创造的一切?风景的使用性和可持续性都是设计所要关注的事情。虽然我们也无法去预测未来人的喜好,但如果我们的创作是发自内心,根植于人性,相信一定会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人而用,为人所爱。如果我们所做的都被后人所抛弃,那就是我们的失败。
  可以相信一点,那就是模仿抄袭古人的作品,无论来自于东方还是西方必将被淘汰。不单是我们的后人会对此不屑一顾,恐怕我们的前人也会七窍生烟。文化要求真实、接地气、有实效。要想真正做到有文化、有创新,就必须摒弃所有的娇柔造作。我们要向一切虚假的文化宣战,坚持不抄袭、不假装、不低俗、不献媚!让我们的景观真正服务于人,更无愧于时代。
  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我们根据项目的类型、功能需求、甲方的意愿或设计师的个人喜好来表达对项目的理解,进行创作,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直接与效果相关,其中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本身就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它与我们的价值观无不相关。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1.主题化景观是上个世纪中期开始流行的一种造景形式,迪士尼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这种类型的景观带有很强的戏剧化色彩,其结构形式大体为:主题(theming)、故事线(storyline)、高潮(highlights)等等。由于其较强的参与性和简明易懂的场景效果,加上商业化程度较高,这类景观多用于主题乐园、青少年儿童游乐场及一些专类园的创作中。同时由于其创作过程中的可控性、模式化特点,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致使一些其他商业型项目也沿用了这种创作手法。
  2.诗意化景观其实是一种相对古老的传统造景手法。诗情画意无论在传统的中国文人山水园,还是英美早期的田园风景都有集中表现。中国园林来自于市井,而英美的风景园来自于乡村,诗意(po鄄etic)却是他们共同的追求。由于一个是在城市狭窄空间里,所以尽可能浓缩成细微的小景;而另一个是在郊野的庄园或牧场,则更粗放而开阔,由诗情而生的意境(artisticconception)赋予了风景更多的精神内涵。诗情画意的创作手法今天仍然广泛应用,可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语言结构,这种方式的景观趋于雷同。模式化的造景手法常常也使得诗而无情,或情不达意,在形式上变得昏庸而无表现力。
  3.情景化景观是现代艺术给景观创作带来的新生命。首先这是设计语言的突破。当我们从抽象艺术学会了形式语言,设计才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无论是情感还是思想,我们都可以通过艺术形式去表达。在对于风景的理解上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解读。风景作为思想和情感的“容器”,成为了与人交流对话的生活空间。相对于诗意化的传统手法,情景化的创作不再拘泥于具体的表象,而更多地关注景观的情感氛围和思想意义。设计更忠实于内心而不被具象的“现实”所束缚。这样设计就有了自由的空间,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解决问题、创造生活是现代景观设计的目的所在。无论文字、图像或是符号都是创作的手段,不是创作的目的,也不能随意使用泛滥成灾,与创作意图无关的符号堆砌是缺乏文化与思想的表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心 白菜 载体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