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信息入村农民轻点鼠标为增收



  在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650亩脱毒马铃薯的温度、湿度、光照、喷药、施肥等主要生产指标被全部录入计算机,经过分析后指导精细化生产,实现了农业的智能化管理。
  实施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网络化销售,不断提高农业效益是信息入村工程的终极目标,这也是陕西省将信息入村工程列入
  “民生八大工程”大力推进的目的所在。尽管目前,能够达到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这样信息化程度的尚在少数,但是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偏远的陕北、陕南山区,信息入村工程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侯沟门村是安塞县蔬菜专业村。2007年,陕西信息入村工程启动后,交通便利又有产业的侯沟门村第一批建成信息综合服务站。“这东西挺管用的”,侯沟门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樊明亮边说边笨拙地敲打着键盘,“菜农最关心的是天气和菜价。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只能预报两天,电脑上可以查到后面一周的天气情况,想查哪里都可以。相邻的甘肃白银市有三个蔬菜大县,看人家的菜价定我们的菜价,现在大家卖菜心里是亮堂的,不再是由客商说了算,或者胡要价。
  ”
  而在陕西省延长县黑家堡镇中村村,农民对于网络信息的应用,超乎一般人对农民使用网络的想象。在这个油井、大棚、民居交错的山村,电脑名副其实地承担起了现代农业“纽带”的作用。
  中村村2004年就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全村97户,种植228座日光温室大棚,全部是西瓜。从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如何预防、西瓜销售,到品种的选育,村民们每天都离不开网络。所有从中村村出去的西瓜,每个上面都贴有西瓜身份证——一枚一元硬币大小的商标,上面的数字和字母明确到哪个乡镇哪个村哪一户,一户一组特定的数字,录入电脑备案,实行质量追溯制。
  信息入村工程的推进,为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过渡打下了建设基础。而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搭建起城乡互动交流的桥梁,缩小城乡
  “数字鸿沟”,正是陕西省实施信息入村工程的出发点。
  200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启动“信息入村”工程,把农村信息化作为推进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2008年“信息入村”工程被列入“陕西省八大民生工程”,建设情况成为省委、省政府对各地政府年终考核的重要项目。
  按照省上的目标,到2010年底,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要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随之进一步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
  经过各级政府、所有参建企业近4年的努力建设,2010年底,我省共建成27914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完成投资2.2亿元。
  在陕西,走进任何一个村级信息服务站,你都会看到齐备的办公条件,享受到规范的信息服务。一套计算机、打印机等上网设备,一条上网线路,一间办公场所,一套管理制度,一名农村信息员,是村级信息站的“标准配置”。
  如今在陕西,不论是关中平原,还是秦岭深处,甚至是陕北黄土高原上,只要农民轻点鼠标,丰富实用的信息服务就会呈现在眼前。信息将陕西的农民与外面的精彩世界、与前沿的农业技术、与丰富的市场信息、与先进的文化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信息世界,触手可及。
  不仅如此,陕西农业部门和通讯运营企业还专门为农民精心打造了《一站通供求联播》、《电子农务》、《农信通》、《信息田园》等众多信息服务平台。
  丰富的信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陕西农民增收的好帮手。截至目前,陕西省各类涉农信息平台为农民发布信息20多万条,每年通过信息网络手段销售农产品20多亿元。
  如果说遍布全省的农村信息服务站是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那么“
  陕西农业网群”就是串起珍珠的金丝线。“陕西农业网群”以“陕西农业网”主站为核心,横向联系省农业厅各职能部门,纵向延伸到11
  个市(区)、104个县(区)的网站群,实现了省、市、县各级农业网站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的模式,提高了陕西省农业网站的管理效率和信息共享程度。目前网站已累计发布信息已近50万条,总点击率达30
  0万次。
  现在,农村信息服务站已经覆盖我省2.7万多个行政村,使陕西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西瓜 蔬菜 珍珠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