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未过,穿行于长安子午大道、环山路一带,随处可见连片的设施蔬菜大棚;菜农们在长势喜人的菜地里忙碌耕作,看着一车车蔬菜从这里发往西安和全国各地,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迈上科学种菜“快车道”
长安区子午街道设施蔬菜地里异常热闹,菜农乔进巨正围在区农技员身边认真学习蔬菜育苗种植技术。他说:“这几年跟着区上派来的农技员们学习种植无公害蔬菜,种的蔬菜科技含量高,口感好,虫害少,比去年多赚了五六万元。”去年以来,长安区各级农技部门加大创新技术服务,扎根基层,深入农村,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技术讲座、培训班,真正使科学技术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力量。
同时,长安区的大学生村官组织村民培训,不断加强村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增强村民增收致富能力。目前,仅大学生村官在全区开展农业种植、农业技术等各类培训40余次,受益群众达200多名,科技务农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活教材”。
为蔬菜贴上特色“名片”
说起蔬菜品牌化,长安区五星街道姜家村种菜户姜军平感受颇深:“以前我们的白菜与市场上的普通白菜菜价差不多,挣不了钱有时还会赔本,自从注册了”五楼牌“商标后,均价一元左右,比市场价高出了7毛多,菜有名了,商家主动找咱订货,上万斤的订单,净赚一万多块!”根据市场需求,长安区大力推动品牌创建,以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为基本手段,不断挖掘开发利用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增强长安区农产品品牌竞争优势。目前全区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72个,“沣河湾”牌虫草鸡蛋、“金绿”牌野菜等先后被评为省、市著名商标。
预找“婆家”销路宽
“以前种菜都是人家种啥咱种啥,没有销路时要烂在菜地里,让人着实闹心。现在,政府上门收购,还把我们的蔬菜信息发布到网上,让需要的商贩和我们联系,订单需要啥菜我们就种啥菜,还未出地就已经找好了‘下家’,再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了”姜军平说。长安区为解决农民种好菜、难卖菜问题,在全区全方位搭建农副产品销售流通平台,有效建立起农产品销售服务网络体系,解决了农业生产销售存在盲目性的难题,充分利用互联网、采摘节、展销推介会、农市对接、农超对接、产品专卖店等形式多样的销售模式,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1/hq_9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