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翠屏区低山茶园云雾系统正在调试。
宜宾市翠屏区自然条件优越,是全国最具特色的优势早茶区,列入农业部和四川省茶产业优势县。近年来,翠屏区上下一心,努力作为,不断扩大早茶基地规模,茶产业效益逐步提高。全区生态早茶总面积10万亩,茶园投产面积4.5万亩,茶叶总产量2550吨,实现茶叶毛茶产值1.5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18亿元……毫无疑问,翠屏区已成为全省现代茶叶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翠屏区茶业发展之路的经验是什么呢?为此,笔者走进翠屏区的茶叶基地一一打探。
小小茶园大文章
生态绕园育佳茗
11月12日,雨后初霁,翠屏区早茶重要基地明威乡广阔的红土地上,一台台茶梯层层叠叠,尤为壮美。笔者在基地看到,农民合作社的社员们背着一篼篼散发着清香的茶苗,踩着泥泞的道路到山上的茶园;茶梯之上,另有一拨拨社员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忙着放线、打窝、定植。
翠屏区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明确了全区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突出“早茶”优势,以建设北域环金秋湖区域茶产业综合体为重点,加快早茶基地标准化建设。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全区茶园面积在2017年将达到20万亩,第一阶段到2014年底,在北域的邱场镇、明威乡、金坪镇已建成10万亩早茶基地,第二阶段到2017年底,在江北片区的象鼻、金坪、高店、思坡、宗场、明威、邱场等乡镇发展6万亩,在江南片区的赵场、南广、李庄、宋家、李端等乡镇发展5万亩。在高标准建设基地的同时,提升茶叶精深加工能力,把生态早茶产业培育成为全区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明威乡是翠屏区茶叶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这里原来是大大小小的馒头山,土层相当瘠薄。”翠屏区农牧局茶果站站长罗清明正在基地现场指导,感慨地说:“今年区上整合了10多个项目,投入上亿资金,通过硬化道路、整理土地、改土建园,这里的交通方便了、土层变厚了,零碎地块变为成形的茶梯,利于今后机械化作业。今年六七月份改造出来,10月中旬就开始栽茶苗。预计投产以后,这些茶园每亩能有4000元至1万元的收入。”
在建设标准化茶园过程中,翠屏区紧紧抓住“生态”不松手。一是环境“生态”,基地都是建在森林覆盖率50%以上适宜种茶区;二是模式“生态”,在明威乡义和村和燕山村交界处的一片茶园,鼓励一家农民合作社建起了一个万头规模猪场,以采用“猪-沼-茶”循环农业模式种植生态茶叶。同时,在茶园的护坡种植上了牧草和杭白菊,既护坡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另外,在茶园间种一部分生态林或经济林,营造良好的茶叶生长环境。
“原来种茶,为了增加种植面积,往往要先砍林。现在,我们反而要间种一些红枫、红叶舌兰等生态林或李子等果树。”罗清说,“这样改造了整个小区的气候环境,对生态保护和恢复有促进作用。另外茶树喜荫,生态林对茶树正好起到遮荫的作用,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罗清介绍说,为了提高茶叶品质,翠屏区的茶园几乎都采用了杀虫灯、粘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虫害,只有在虫口密度太大的时候,才辅以生物农药防治。“以往人工施药,1个人1.5小时只能为1亩成龄茶园施药。”罗清说:“为了提高防治效率,我们在10月份购置了遥控直升飞机。今后只需1个人操作,1小时就可为20亩成龄茶园施药了。”
云雾系统显身手
低山也能出好茶
在明威乡,笔者看到一片片新建标准化茶园矗立起一根根的“杆子”。罗清解释说,这叫“低山茶园云雾系统”,是翠屏区为茶园提质增效的利器。
高山云雾出好茶,翠屏区的茶园却处于低山地区,茶叶的品质始终无法赶超高山茶。如何才能修炼到“低山也能出好茶”的境界?翠屏区的做法是人工创造“云雾”。罗清介绍说,翠屏区区长张平率领区农牧局局长胡关永和相关专家在多次考察学习中得到启示,进而由区农牧局与宜宾市农机研究所共同研制了全国唯一的低山茶园云雾系统。
一、二期总共500亩的低山茶园云雾系统均落户明威乡。系统通过特制的雾化喷头将水喷洒呈雾状进行灌溉,营造了高山云雾缭绕的效果,增加了茶园空气湿度。
通过低山茶园云雾系统,茶园上空的太阳直射光变成了漫射光,为茶园带来了一个个好处。罗清娓娓道来:一方面,使酶的作用趋向于合成,有利于茶叶内含物的积累;另一方面,增加叶绿素的形成,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使茶叶保持亲水的幼嫩状态,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既保持鲜嫩又不粗老,提高茶叶生物产量和品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1/hq_9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