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区渔业紧紧围绕确保产业持续增效和从渔农民持续增收、确保渔业生产和谐稳定目标,千方百计增效益、促和谐。全区渔业经济发展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推进,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持续稳定,渔业生产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一是产量产值稳步增长,助农增收成效明显。2015年,全区适水产业面积达到77.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6.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1.5亿元,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60元,以上四项指标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7.3%、40.8%、69.4%和57.9%。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24.5公斤,水产品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均居西北地区首位。每年70%以上的水产品外销甘、蒙、陕、青、藏、疆等省区,宁夏作为西北地区商品鱼生产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是基础条件逐步完善,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五年累计建设集中连片200亩以上标准化养殖基地
100个,带动全区标准化改造养殖池塘12.6万亩,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由2010年的60.6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70.2万亩增长15.8
%,为稳产、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标准打造了5个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开展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示范,主导品种养殖亩产突破3000斤,亩均效益达到5000元以上,实现产量、效益双倍增,为渔业转型升级探索出可行的路子。
三是虾蟹养殖产业异军突起,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年累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63.9万亩,种养模式由稻田养蟹拓展到稻田养鱼、稻田养螺、稻田养鸭等8种模式,各种模式亩均增收都在1000元以上。试验示范美白对虾设施温棚养殖和池塘养殖2000亩,亩效益达到8千元以上,最高达到1.2万元。斑点叉尾鮰、鳜鱼、鲟鱼等名优品种养殖亩效益达到8000元以上。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现代渔业建设初见成效。五年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项,在水产良种繁育、高效健康养殖、资源持续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6项;创建了国家级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初步建立了宁夏水产良种“育繁推”一体化技术推广体系,全区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5%;引进示范了物联网智能养殖技术、池塘底排污技术等现代渔业装备和先进技术,亩均节本增效1000多元,实现了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
五是渔业监管体系逐步完善,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五年来,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行从鱼塘到餐桌的过程监管,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持续稳定。五年累计创建农业部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5家,认证绿色水产品16个,地理标志水产品2个,有机水产品实现零突破,达到4个。在农业部连续五年产地水产品抽检中,合格率达到100%,走在全国前列。
六是渔业生态、生产安全。五年累计向黄河及其附属湖泊水域放流各类经济鱼类2.5亿尾,建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个,修复湖泊水域生态环境10万亩,全区渔业发展与水域生态环境养护协调推进。深入开展“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和检查,全区渔业安全形势良好,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做出了积极贡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1/hq_9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