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今秋,陕北160万亩红枣绝收之痛



  11月21日,吴永祥又一次从东河畔失望而归。
  吴永祥在清涧县岔口卖红枣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但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今年这样无枣可卖的尴尬。从10月20日开始,吴永祥已经骑着摩托车往黄河畔上的玉家河、老舍古、双庙几个盛产红枣的乡镇跑了十多趟,可每次的结果都一样,几乎每家每户都没有收成。
  “再买不来枣,我只有关门了,现在店里面大多是去年的陈枣,今年的新鲜枣很少,是农民在雨中抢收回来的一小部分,虽然成色很一般但也要卖到七八元钱,稍好一点的甚至可以卖到10元钱,往年这些枣连2元钱都卖不下。”吴永祥蹲在地上一边从一大堆烂枣中拣出能卖的,一边苦笑着说。
  五十年不遇的红枣之灾
  9月25日,农历中秋节,陕北大部分地区开始下起了小雨。
  清涧县老舍古乡应则沟村的张汉英看着这突然到来的小雨,心头不由一紧,眼下正是红枣成熟的关键时节,最怕秋雨,再过十来天,寒露一过,红枣就可以熟透“开杆”了,这场雨来得真不是时候。
  当天下午,张汉英出于担心还到他的枣园去看了看。20多亩的枣树,连成一片,红彤彤的枣子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树枝,今年的红枣挂果率相当高,要是成熟了,那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眼前果实累累的枣树,张汉英在高兴之余,心里默默地祈求这场雨赶紧停了,要是下个两三天就恐怕要减产了,六七天那就没有收成了,可让活了50多岁的张汉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场雨会越下越大,越下越长,整整下了半个月。
  “以前秋天的时候也遇到过雨,但基本上下个三五天也就停了,或者下个两天中间还能间隔两天,这样对红枣的成熟影响不是很大,但像今年这样昼夜不停地下半个月的雨,自打我记事起也没遇到过,那两天只要一听见外面扑簌簌的雨声,我就头疼起来了。”应则沟村54岁的张汉江皱着眉头说。
  张汉江家6口人,有22亩枣树,去年红枣还算好,收了1万多元,今年仅靠卖地里的烂枣卖了800元,连投入的化肥钱都收不回来,更谈不上什么收入了。
  不仅是清涧县,在以产枣而闻名的佳县和吴堡,同样遭遇了这场50年不遇的枣灾。
  吴堡县宋川镇康家塔村位于黄河边上,全村家家有枣树,村里人世代以种植枣树为业。11月23日早上,走进这个村子的枣园,还可以随处看到落在地里的烂枣,黑压压的一片,看着让人心疼。康家塔村的村支书康金泉说:“村上两千多亩地种植的都是枣树,没有种粮,全村500多口人就指着枣树为生呢,可今年这场雨下得一点收成都没有了,你看这满地的烂枣,当时被雨水泡的把地都染成黑的了。”
  在今年的这场50年不遇的连阴雨中,榆林市黄河沿岸红枣主产区的159.6万亩红枣全部出现严重的裂果和腐烂现象,受灾面积100%,涉及枣农64.9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亿元以上。
  灾害为什么没有避免
  对于这场罕见的连绵秋雨,事先就没有一丝征兆?作为传统产业的红枣难道就注定每年都得靠天吃饭?
  榆林市气象台副台长常凤生说,气象台每逢特殊天气或者灾害性天气都会及时以“重要气象信息”和“重要天气报告”两种形式通报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这场秋雨,气象台在9月25日就向榆林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气象局发布了“重要气象信息”。在这份气象信息中写道:预计从9月26日开始至10月3日,我市为多阴雨时段,请各有关部门注意利用这一气象信息,达到趋利避害。
  对于这次预报,各县区的政府部门都作了及时通报,乡镇干部们也及时动员村民进行抢收、抢摘、抢烘烤、抢加工,但灾害还是没有避免。
  清涧县老舍古乡枣农张汉英说:“刚下雨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这场雨能下多久,两三天后,乡干部们通知说赶紧抢收,这雨可能要下一个礼拜,可那个时候已经迟了。村里绝大多数枣树都在山上,雨下得那么大,根本连山都上不去,更不用说三轮车、架子车了,只能披着雨衣抢收自家院子里的几棵枣树。”
  老舍古乡乡长韩世权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枣园的面积太大了,村上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留下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让这些人冒雨上山打枣不太现实。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枣农们始终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总想着雨或许会停,不愿意在枣子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打枣,虽然每个乡里都建了烤炉,但事实上村民们并不愿意去烘烤,因为烘烤后的枣子卖不上价钱。枣农们算过账,自然熟透的红枣,一斤可以卖到五六元,而烘烤过的红枣色相不好,口味不甜,一斤只能卖到七八毛钱,价格悬殊这么大,枣农们肯定不愿意在熟透前打枣。所以,直到现在清涧所有的枣乡还保留着寒露后统一“开杆”打枣的习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红枣 枣树 品种 成熟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