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连云港市赣榆区“五个用”唱响丘陵山区富民歌



  赣榆地处沂蒙南麓,丘陵山区126.3万亩,涉及班庄、黑林、厉庄等9个镇,人口40万人。近年来,赣榆区委、区政府紧抓机遇,坚持规划引领,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复垦、水利、农委等项目资金6.3亿元,实施项目53个,新增高效农业面积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7.64%,带动项目区内农民人年均增收1100元,昔日贫瘠的丘陵山区正逐步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和“聚宝盆”,项目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用科学的产业规划配置丘陵山区资源。按照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产业特色等,有效配置资源,以规模化、园区化、项目化为原则,聘请相关专家编制了《赣榆区丘陵山区综合开发“十二五”总体规划》和《赣榆区休闲观光农业总体规划》。赣榆丘陵山区按照地理位置大致分为夹谷山、大吴山、卢山等六大区域,根据各区域不同的种植习惯和产业基础,编制规划了夹谷山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特色水果产业园等8个特色园区子规划。按照园区规划配建交通道路、节水灌溉、供电通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同步规划一二三产业,基地开发、冷藏加工、市场物流、休闲观光、信息化智能农业示范同步建设。用加工促基地开发,基地开发促休闲观光,信息化引领现代农业。
  用一区多园的模式发展丘陵山区重点产业。根据不同丘陵山区资源禀赋,区政府牵头成立园区管委会,镇政府为产业园建设实施主体,发挥农委、水利、国土、农开、供电、气象等部门优势,集中财力、突出重点,连片治理、规模开发。徐福生态园、石桥果蔬生态园、塔山林禽产业园、柘汪板栗园、欢墩黑莓园等规模园区产业特色彰显。总投资1.5亿元,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夹谷山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实现开园。打破镇域界限,依托沃田、依顿等龙头企业,整合黑林、厉庄丘陵山区资源,投资2.1亿元,核心区5万亩,由蓝莓产业园、猕猴桃产业园、大樱桃采摘园等组成的特色水果产业园区雏形初现。
  用工商资本与农户互动确立丘陵山区开发龙头企业经营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沃田蓝莓、依顿猕猴桃、有利黄桃等5个过亿元项目,以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推进丘陵山区综合开发。成功打造了“蓝宝宝”蓝莓、“伊顿”猕猴桃等农产品品牌,“谢湖”大樱桃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成厉庄有机大樱桃、金山有机茶叶等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园7个。江苏沃田农业开发公司已建成7000亩蓝莓基地;四川伊顿公司已成功建设4500亩标准化猕猴桃种植基地。其中四川依顿公司实行的农场金融互助、双核多体连锁经营的模式,该模式以龙头企业、种植农户为核心,政府、合作社、金融担保、保险、银行共同联动实施的新型模式,这为丘陵山区开发创造了成功的案例。
  用科技小农场试验、示范调动农民参与丘陵山区开发的积极性。超前研判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经营模式,创新推行“百家科技小农场”培育计划,引导农民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技术参股等方式,培育并发展135个百亩科技示范小农场,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新模式。特别是在丘陵山区开发项目建设中,赣榆注重对科技小农场的筛选,选择一些组织能力强、市场信誉高、场主素质好的参与丘陵山区综合开发,有效整合丘陵山区资源,加强生产要素的集聚,茶叶、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等高效农业规模不断壮大。不断健全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组织集中当地分散的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初步形成“一个主体、一片基地、一个品牌”的开发格局。
  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持丘陵山区开发的可持续。利益分配机制是丘陵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鼓励经营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利益分配机制,采取合同、合作、股份制等方式,使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建立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利益。沃田、依顿等企业租用农民的土地后,每年每亩给农户700-800元租金,同时国家涉农补贴全部给农民,解放出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赚钱,60岁以上以及妇女等留守人员则被企业招作产业工人,每月可收入1500元左右,当地农民人均增收超千元。其中,江苏沃田农业有限公司一次性支付土地租金260万元,年支付劳务工资100多万元,并为村集体提供租金5%的服务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丘陵 休闲 土地 猕猴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