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重庆江津:“小苗”挣“大钱” “3+”模式统筹发展苗木产业



  享有“西南花卉苗木之乡”美誉的江津区慈云镇被确定为江津区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以来,该镇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示范带动,形成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一体的“3+”模式,初步形成了集种植、销售、繁育、推广为一体的苗木产业体系,使苗木产业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村变化、农民增收的“潜力股”。该镇现种植花卉苗木5000余亩,规模化种植度超过85%,培育龙头企业1家,小微企业28家,家庭农场2家,农民合作社3家,种植大户20余户。
  龙头企业撬起苗木产业发展
  “我们现已流转土地约1700亩,定植苗木800亩,栽植数量约25000余株,去年苗木销售额实现1000万元,主要销往两江新区用于道路景观打造。”两江艺农公司现场负责人曹建告诉我们。“今年,我们将完成600亩苗木栽植并完成有机认证。”
  据悉,该公司于2013年入驻慈云以来,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方式统筹推进,以建立企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现完成单体连栋蔬菜大棚72栋,定植苗木800亩,种植有机蔬菜300亩。完成4公里产业大道、2.8公里机耕道、水利浇灌、有机堆肥棚、电网铺设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
  “我现在在公司上班,从事栽植、浇水、除草、施肥等劳务活动,月收入1500~2000元,再加上土地流转后有三千多元的租金,一年下来比原来种地收益高很多,既能照顾家、还能增加收入。”戴小洋告诉我们。
  农民合作社成农民致富好帮手
  在重庆市隆耀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苗木基地,合作社的社员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有的移植树苗,有的平整土地。社员陈启坤高兴地告诉我们:“自从加入了合作社,除了每年土地租金收入,我在苗木基地打工每年还能赚2万多元,这样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
  据了解,该合作社位于慈云镇慈音寺社区,境内为浅丘地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表水比较丰富,交通优势明显,自2011年成立以来,该合作社全力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变粗放式经营为“合作+基地+市场”经营方式,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苗木种植。现已发展农户近200户,种植各种花卉苗木六十余种。
  “我们这个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苗木花卉生产营销的农户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法人经济组织。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成立合作社以来,每亩年收入大概能在八千至一万元左右,比种植庄稼的收入将近高出一半。”社长曾维明告诉我们。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合作社转变方式、统筹发展,在解除村民销售难题的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改变了多年来苗木品种单一的历史,通过广泛搜集信息,专门市场调查等,引进了罗汉松、银杏、香樟、红花继木等高效品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苗木生长季节,合作社还邀请教授专家到田间地头传授技术。合作社社员们的苗木越种越精,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入社的农户逐渐增多。目前,合作社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年收入约300万元。
  种植大户种出来的“摇钱树”
  来到小园村你就会发现,这里的田间地头不是一望无际整齐的稻田,而是各式各样的苗木基地,道路两旁几乎全是苗木,正把苗木装车的一位收购经纪人何勇告诉我们,“今年我们预计要收购60万斤花椒苗,收购金额达210万元。”小小的树苗不仅给这里的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让这里的经济活了起来。
  “施总,你家的红叶石楠苗怎么卖的哟?”“一株最低都要15块哦!”慈云镇小园村的苗木种植大户施治辉正在田地里忙着卖自家年前定制的苗子,“我一亩地有近万元收入,种苗木不仅收益比种庄稼强,而且有商贩直接到地里收购,既省时又省事。”每每看着他的摇钱树,老施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绿化、家庭美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颇具头脑的施治辉看准了花卉苗木种植这条致富的好门路,自2011年开始发展苗木种植以来,品种也从开始单一的几个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几个。如花椒、香樟、红花继木、黄花魁、丹桂、桂圆等,种植面积也从几亩发展到现在的60多亩,年收入60余万元。在他的苗木基地常年雇佣了十几个当地村民帮其管理,每年给他们发的工资将近有6万元,使她们自己也增加了一笔收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农民增收 品种 田间地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