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苹果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1.鲜果市场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苹果,苹果总产量近6000万吨,其中前14个国家产量占总量的73.6%。世界人均苹果产量约10公斤,我国为15公斤,高于世界人均水平5公斤,但低于新西兰、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等国家人均30公斤的水平。世界苹果年贸易量约600万吨,贸易额30亿美元左右。苹果进口最多的国家依次为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美国和巴西。1996-1998年,苹果年进口量:德国为70.7-
  78.9万吨,巴西为12.6-25.7万吨。世界上出口苹果的国家主要有法国、美国、智利、意大利、荷兰、匈牙利、土耳其、中国、南非、新西兰和阿根廷。其中法国苹果出口量最多,1996-1999年为63.1-86.3万吨;美国次之,为56.9-66.8万吨。近年来,国际市场苹果价格不断下滑。2000年与1996年相比,美国苹果的出口价格降低19.4%、法国降低13.5%、新西兰降低40%,日本苹果的国内价格10年内降低了近一半,导致欧美和日本许多国家苹果生产不断萎缩,果品自给率急剧下降,欧美由10年前的89%降为47%,日本由8年前的84%降为41%。目前,发达国家40%-50%的果品靠进口。欧洲市场鲜果的需求量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从而给我国苹果出口创造了市场空间。1996-2000年,我国苹果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6.5%,2000年比1995年增加创汇5126万美元,增长113.2%。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占出口总量的72%-99%,少量出口至欧洲。
  2.加工产品苹果浓缩汁是世界最主要的苹果加工产品,其次是果酒、果酱和罐头。
  浓缩苹果汁是加工果蔬汁饮料的基础原料,欧美日市场的饮用纯果汁、果菜混合汁、蔬菜汁、水果啤酒等,都离不开苹果浓缩汁这一风味特性温和的基料。国外90%的饮料生产厂商将浓缩苹果汁作为饮料生产的基础配料,从而决定了未来对苹果浓缩汁的需求将继续呈稳中有升的趋势。2000年世界浓缩苹果汁贸易量已超过65万吨,按目前的需求增长率,预计到2005年贸易量将达到70万吨。过去主要是发达国家消费浓缩苹果汁,现在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浓缩苹果汁主要出口国为中国、波兰、德国、意大利、阿根廷、智利、匈牙利等,主要进口国为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澳大利亚等,最大的进口市场是美国、欧洲、日本,这三个市场的年需求量为40-46万吨,其中美国20万吨左右,欧洲接近20万吨,日本在6万吨以上。美日德等一些国家,随着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国内浓缩苹果汁生产的规模不断缩小,还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这三个国家从我国进口浓缩苹果汁的数量占其进口总量的比例大致为:美国18%,日本70%,德国8%。2000年我国苹果汁出口14.2万吨,占世界苹果汁出口总量的1/4,创汇1.16亿美元,比1995年增加9051万美元,增长349.8%。
  3.主导产品和市场定位从出口方面看,按1996-2000年我国苹果出口年增长16.5%计算,到2007年我国高档苹果出口量将达到86.8万吨,2012年可达到186.3万吨;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是东南亚、俄罗斯、欧洲、中东和北美。
  目前我国通过边境贸易向俄罗斯、越南、缅甸等国家出口苹果近100万吨,未来5年将继续增加,预计将达150万吨以上,2012年有可能突破200万吨。我国苹果浓缩汁目前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0万吨以上,按占世界苹果浓缩汁贸易量的1/3-1/4计算,2007年我国至少可出口浓缩汁20万吨,加上其它加工制品,可以消耗苹果200万吨;2012年浓缩汁出口25万吨,加上苹果酒等产品,可消耗苹果250万吨。主要出口国家仍将是美国、日本和欧洲。以上合计,我国出口苹果及其加工制品总量2007年将达到436.8万吨;2012年达到636.3万吨。从国内需求看,我国有巨大的苹果及加工品消费市常根据《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测算,2000年我国苹果需求量为1790万吨,按3%的年增长率计算,到2007年苹果的需求总量将增加到2201万吨,2012年达到2552万吨。目前我国苹果汁的人均消费量不足0.1升,如果5年内人均消费苹果加工品增加到1公斤,消费苹果量将增加130万吨;到2012年消费量达到2公斤,将消费苹果260万吨。根据国内、国外市场分析,2007年我国苹果总需求量将达到2767.8万吨,2012年达到3448.3万吨。
  二、竞争力分析
  尽管我国苹果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与其它苹果生产国相比,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总量规模优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其它 品种 果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