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价格较贵外,现有标准不适合大田作物的需肥规律也是缓释肥发展的一大阻碍因素。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的缓释肥标准是借鉴国外草坪、花卉园艺等非农市场缓释肥标准制定的,未必适合我国的深根大田作物的需肥规律,亟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另外,施肥技术推广不力也是缓释肥料走向大田的掣肘。缓释肥不同于常规肥,施肥技术很有讲究,而我国作物结构复杂、土壤特性差异很大,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上,缓释肥的品种选择和使用上都不一样。如果产品施用方式不当,甚至还会导致作物减产。“比如缓释肥需要深施,而很多农户并不知道,还是和普通肥料一样,直接撒施在土壤表面,肥效肯定不行。”
许秀成也表示,“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没有掌握施用技术,缓释肥的优势没能发挥出来,自然就影响了缓释肥的推广。”
部分企业炒作概念、夸大宣传是另一隐患。目前市场上缓释肥产品的名称五花八门,如“长效”、“智能”、“控释”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内化肥产能过剩现状下生产企业追求产品差异化的一种行为,但大多数企业只停留在炒作概念的层面,在科研技术、生产技术上却少有突破。
黑龙江倍丰集团农化服务中心主任李崇明说:“缓释肥料应‘因时、因地、因物’施用,做到工艺与农艺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缓释肥的优越性。有的企业产品打着‘玉米专用肥’、‘大豆专用肥’的名称,内容却完全一样,结果施用效果打了折扣,严重影响了缓释肥的信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1/hq_8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