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贵州赤水市2015年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工作全面结束



  赤水市属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海拔高差较大,较多为低山歇台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赤水小气候较为显着的特殊立体农业结构。地层多为紫色砂岩结构,耕地多为紫色砂岩风化形成。属中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无霜期350天,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但是水稻是短日照作物,有很大的地域性,有些品种还有感温和感光性,所以在赤水种植推广水稻新品种都应通过适应性试验示范,适宜在我市生态区种植才能按规定引进大面积推广。同时已是为了加快我市水稻新品种的更新换代,确保农民用种安全,总结各种在我市生态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了解各品种的农艺性状,总结杂交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良种配套良法,充分发挥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为我市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5年赤水市种子管理站共引进了内香优6139
  、成优8319、成优498、
  DM优6188、内香6优498、蓉3优918、冈香199、川优6203、宜香优1108、蓉18优22、中优808(CK)、蓉优396、健优388等13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引种试验。
  试验地按照海拔200—500米和500—800米各设一个点,地点分别选择在本市白云乡田渡村和石堡乡红星村,田块长方形,田块面积均在5亩以上,土壤肥力中等,属冬闲田,向阳光照好,交通方便。
  试验根据赤水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全部品种于在3月19日播种,4月22日将秧苗移栽本田,秧龄33天,试验采用同田大区示范,品种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小区面积200平方,宽窄行移栽,移栽密度按照(40+20)/2*18,确保基本苗12000株/亩。
  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田间观察,测产验收,各品种均表现出自有的特征特性。8月20通过对两个点所有品种的单收单测,部分品种表现适应性广,抗性较强,产量高;同时,有部分品种表现抗性差,生长不整齐,产量低等现象。只有通过试验示范,才能真实了解各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但是,由于试验各品种的生育表现可能与实际品种特征特性有一定差距,农民朋友在选种时只能作为参考依据,应根据自己田块位置,土壤肥力,自然环境条件咨询农技人员进行选择,确保用种安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水稻 适应性 移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